疫情对文化的影响也许会滞后,但一定很深远。2021年上映的院线电影,大多还是疫情之前拍摄的,但在电影院之外,线上流媒体正鲸吞蚕食每个人的注意力,改写行业规则。在无远弗届的“数字剧院”,生产周期较长的传统剧集因为骤增的不确定性变得步履沉重;直播、短视频、微综艺,则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当下的“新史记”;戏剧融入新媒介;文博拥抱新受众,唐宫夜宴、天龙山石窟成为网红……未来已至,只是质地不均。作为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文化总是一面重估价值,厘定秩序;一面神游天外,迎接奇点。相应地,2021文化原创榜年度关注单元为“合规纪”和“未来纪”。在这里,我们观察中国文化现场,鼓励原创力量,记录文化进程,对抗时间流逝。
文化原创榜
-
年度好书:非虚构类丨文化原创榜·图书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年度好书:虚构类丨文化原创榜·图书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主旋律剧大热之年丨文化原创榜·剧集
☆年度剧集:《觉醒年代》 ★评选理由:《觉醒年代》塑造了一群知识分子英雄,他们追求真理,实践启蒙,彼此激励,推动改变中国命运。该剧聚焦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融历史真实于艺术创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年轻观众中所受的欢迎令人惊喜,也为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化表达积累了创作经验。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古建筑走红,考古热未央丨文化原创榜·文博
☆年度展览:“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评选理由:山西芮城永乐宫以其恢弘的元代壁画和元代建筑,向为世人所重。1956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将永乐宫整体迁移至30公里外的现址,其工程的复杂与宏大不啻于再造。本次展览是迁建之后首次对永乐宫这段曲折历史的完整回顾,也再现了永乐宫所蕴藏的极为丰富的美学意涵和历史信息。特别是在2021年山西古建因自然灾害而受到普遍关注的时刻,本次展览以其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观众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古建保护的这一标志性事件,也更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古建保护的关注。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后疫情时代,戏剧何为?丨文化原创榜·戏剧
☆年度戏剧:《惊梦》 ★评选理由:《惊梦》抛弃“呵痒”式逗笑,呈现了一出深刻的喜剧,讽喻温和而留有余味。戏中戏的设置,将戏内与戏外、造梦与现实巧妙勾连。《牡丹亭·惊梦》贯穿全剧,并在尾声被寄予了跨越所有隔阂的热望,传达出创作者与戏中人相通的、对艺术的信念与敬意。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拥抱变化丨文化原创榜·综艺
☆年度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评选理由:让人笑是门玄学。在2021年做喜剧,主创们面对的是刷着抖音快手B站短视频、见识过各种喜剧的观众。后者在生活中因为疫情和经济形势产生焦躁,渴望借由喜剧找到情绪出口,得到治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突破喜剧边界、内容形式创新上做了有效的尝试。它让新生代喜剧编剧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让更多“腰部”演员被看见、被重视,有益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全景社会到来丨文化原创榜·短视频/直播
☆年度短视频 / 直播:中国面孔 ★评选理由:广袤中国,暴雨里、浩瀚太空中、隔离的城市下,总有人负重、守望和远眺。我们在无数镜头里看到他们的面孔和身影,有人在身前举火把,有人在身后鸣笛。我们一同见证和分享2021年的世间冷暖,捍卫生活的尊严,相互陪伴与扶持,一路前行。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影像如何捍卫我们的记忆?丨文化原创榜·电影
☆年度电影:空缺 ★评选理由:2021年的中国院线电影整体不尽如人意。尽管总票房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其中超过五分之一来自《你好,李焕英》和《长津湖》这两部电影。有不少新上映的电影其实是疫情暴发前拍摄完成的,疫情对中国电影行业的真实影响或许尚未充分展现。面对全球性的行业危机,中国电影人陷入了追求“爆款”的创作窠臼,商业电影套路化严重,艺术电影创作力衰退,电影作品缺乏深耕细作的耐性以及回应现实的勇气。电影评论在“女性”“现实”“阶级”“民族”等词汇的包裹下,陷入了话语与概念的纠缠,缺少真正的问题意识。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年度关注·未来纪丨文化原创榜
“未来”前所未有地在我们面前展开。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
年度关注·合规纪丨文化原创榜
资本和流量对文娱领域的渗透和异化显而易见,以逐利为目标的狂飙突进式扩张遮蔽了文艺创作所应坚守的本真,挑战甚至颠覆了创作的规律与伦理。“合规元年”之后,文化产业还将迎来怎样的变局,是否能在快餐式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之外,探寻其他出路,仍然需要观望。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