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冰:艺术的思考力其实越来越弱
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做到将电影分为五个类型,你选择其中一个类型,并且给它一个句子,设定一个电影时长,它就可以根据你的句子生成电影故事,通过搜索图片和视频内容将其演绎出来。其中的男女角色的对话、旁白还有声音什么的都是人工智能自己生产的。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1年2月1日,中国发射了一枚特殊的火箭,它被命名为“徐冰天书号”。作为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这是全球首枚以艺术之名发射的火箭,箭体上布满了艺术家徐冰标志性的艺术符号“天书”伪文字,似乎要以此与外太空文明建立某种神秘联系。
“天书”是一种没有人看得懂的文字,从1987年开始,徐冰历时四年多,手工刻制出四千多个伪文字,并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将它们印刷成百册《天书》,震动了当时的艺术圈。2003年开始,徐冰又创作了一本充满各种符号和图像的《地书》,延续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探索。
他曾说:“这两本书看上去截然不同,又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这本《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从事艺术工作四十余年,徐冰却愈发觉得艺术的作用很有限,他认为真正的创造力已经不在艺术领域了:“世界的复杂和变动,我们只认识了一点点,必须要谦卑地跟着时代走。”几年来,除了将目光投向太空,徐冰对人工智能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1年10月,他和团队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展出了“AI(人工智能)电影”的研究成果:只要给电脑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能由人工智能演绎出一部电影。这样的尝试虽然还面临很多技术难题,但徐冰认为只要时间足够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创造力终有一天会输给人工智能。
某种程度上,“艺术火箭”“AI电影”都延续着徐冰一直以来的创作母题,在不同的时代,他使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对人类文明危机的思考。他说:“艺术家最终都是自己制造了一个闭环,这个闭环里旧作品和新作品的关系是互相支持、互相注释、互相发现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这个闭环一定会不断有一些新的破口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材料去修复。”
开启“艺术火箭”项目以来,徐冰不断地思考艺术介入太空领域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发射火箭的时间一再推迟,徐冰也意外地被困在纽约长达8个月,身处世界性的焦灼之中,他决定将三个关键词“欲望、危机、未知”发射给太空,以此表达对人类自以为是地球主宰者的反思。
2021年11月6日,北京红砖美术馆推出了新展“徐冰:艺术卡门线”,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艺术作品展现徐冰参与艺术火箭项目的全过程,并对太空艺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徐冰在文章中写道:“说到底,把艺术触角伸到外太空,解决的还是地球上的事,探究的还是人的局限。最终寻求的是新的、有效的哲学观。”
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是什么?人工智能会终结人类的文明吗?2021年12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惑,南方周末记者在徐冰工作室专访了徐冰。
“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有限里进行探索”
南方周末:从你的艺术创作脉络来看,“艺术火箭”算是你十分陌生的领域,为什么启动这样一个项目?
徐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但我的艺术态度其实一直是比较关注艺术之外的领域发生了什么,我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