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法律”的病人

即将败诉之际,骆国权从上海的法院撤诉,将官司转移到北京去打,经过一番周折,骆国权一审险胜。医方认为,原告利用管辖规则在诉讼中获益,这是在“规避法律”。骆国权则认为,这不是“规避法律“,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责任编辑:何海宁

骆国权。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图)

甲状腺癌患者骆国权跟为他做手术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复旦肿瘤医院”)打了近10年官司。他认为,医院将他的左右甲状腺“切颠倒了”——“该切清爽的一侧没切清爽,不应切的一侧全切掉了。”

该案先后经沪、京两地法院审理,开庭10次,分别作了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鉴定,近日终于一审宣判,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认为,复旦肿瘤医院对骆国权的治疗存在过错,对损害后果承担部分责任,判赔27万余元。

在本案中,由上海市医学会作出的一份鉴定成为审判关键。该鉴定意见认为,复旦肿瘤医院对骆国权不构成医疗损害。为避免败诉,骆国权从上海法院撤诉,将官司转到北京法院。经过一番周折,北京法院没有采信上海市医学会的鉴定意见,而是委托作司法鉴定,并采信了后者,骆国权一审险胜。医方认为,原告系抓住医学会鉴定的“程序性漏洞”,利用管辖规则在诉讼中获益,是在“规避法律”。骆国权则认为,这不是“规避法律”,而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骆国权的做法并非孤例。自2004年以来,发生在上海的医疗纠纷,法院通常只委托医学会作鉴定,而不能像外地那样也可以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作鉴定。患方为了规避此种不利,经常运用管辖规则,将发生在上海的医疗纠纷转到外地打官司。直到2020年,上海高院出台文件,允许在医疗诉讼中做司法鉴定,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对于骆国权而言,这一天来得似乎有些迟了。

恶性一侧有“残留”

骆国权是在2010年上半年的一次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出问题的。当时他57岁,是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公诉科的一名高级检察官。按他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的说法,是检察官的“职业病”促使他深入调查手术真相。

2010年6月25日,骆国权来到复旦肿瘤医院,挂了该院头颈外科主任吴毅的“特需门诊”。吴毅从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二十余年,曾担任复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全国有名的专家。

骆国权的超声检查报告单提示,他的左右两侧甲状腺都有“囊实性结节”,其中左侧的可能是良性的,右侧的则“K不完全除外”——“K”即是癌的代称。

据诊疗计划,院方打算给骆国权做“左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中要“注意探查右侧甲状腺情况,并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及病理报告决定切除范围和具体术式,若恶性则行根治术”。

2011年,吴毅曾做过一个关于甲状腺肿瘤治疗的讲座。按他的说法,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原则,除了要将患癌侧的腺叶切除外,还要将连接左右的腺叶的“峡部”也切除,并将中央区一侧的淋巴清除掉。对于良性甲状腺肿瘤,则“绝大多数应保守治疗”“只有彻底坏掉才能拿掉”。吴毅还提到,手术中要留住甲状旁腺,“拿掉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甲状旁腺是人体的重要内分泌腺组织之一,一般有4枚,位于甲状腺左右两页的背面。

2010年7月28日上午,吴毅为骆国权做甲状腺手术。手术仅用一小时就完成。据骆国权回忆,那天他是第一台手术,手术之前,他还提醒吴毅说,自己那个癌是在下面很深的位置。吴毅说:再深他也能把它“捞”出来。

据吴毅签名的“手术记录”记载,他先给骆国权做了“左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做了“右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

手术中,院方还根据癌症手术的常规,为骆国权做了两次“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与超声检查一致——骆国权的右甲状腺有个0.9厘米的“乳头状癌”,左甲状腺有个良性肿块。

按骆国权的说法,出院一个月左右,他开始感到不舒服,睡眠时间减少,后来整夜无法睡觉。后经证实,他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均出现减退。不过,骆国权当时并没有将不适感与手术关联起来。事实上,他是在出院半年后才意识到手术可能出问题的。这源于2011年1月26日在复旦肿瘤医院做的另一次超声检查。

这次的检查报告单显示,他的左甲状腺已切除,但右甲状腺有“残留”,“残留”面积为16×9毫米。

“我脑子嗡一下,其它的我不懂,但右面是恶性的我知道的,看到右面还有残留,我就感觉不对了。”10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蓁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133****5074
回复

133****5074

2023-09-06

医闹的存在确实有必要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1-12-25

普通人就只能吃瘪了~

碚石娃儿
回复

碚石娃儿

2021-12-23

确实,检察院的打官司都是如此的难度。

半部春秋

2021-12-22

专业资深的检察官医疗事故法律维权都如此艰难曲折,普通百姓如何在复杂艰深的医疗诉讼中合理维权?

东方铁心
回复

东方铁心

2021-12-23

哈哈哈哈哈哈看到你忍不住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横横竖

2021-12-21

这就对了嘛,多出点有质量的文章才能保证明年的订阅量嘛。孜已鼓励,再接再厉

涛声
回复

涛声

2021-12-22

最高法【法释(2013)7号】《关于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批)的决定》,其中序号为50的自2013年4月8日起废止《最高法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上海地方法院依然如故一直规避侵权责任法的医疗侵权过错责任规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出规定患方必须做对医方有利的医学会鉴定。至今有多位原告患方在医疗纠纷群里反映,2021年初上海地方法院仍然在审理被诉医院为三甲医院的医疗纠纷案件时强制要患方做医学会鉴定。

涛声

2021-12-22

上海地方高院于2011年1月自行作出《关于委托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010(364)号],变相规定上海发生医疗纠纷只能做医学会鉴定,规避了2020年前适用的《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侵权损害过错责任的规定。该本地暂行规定属于:▲违背、抵触最高法的法发(2010)23号文件通知第1条“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规定”;▲违背、抵触最高法的法发(2012)2号文件通知第1条规定“各地法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辖区普遍适用、涉及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等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违背、抵触最高法【法释(2013)7号】《关于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批)的决定》,其中序号为50的自2013年4月8日起废止《最高法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半部春秋
回复

半部春秋

2021-12-22

专业资深的检察官医疗事故法律维权都如此艰难曲折,普通百姓如何在复杂艰深的医疗诉讼中合理维权?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12-22

我认为首先保护受害者被侵犯的利益,案件不公是地方法院裁决有适当之处,首先做出国家赔偿。 然后最高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北京朝阳法院和上海徐汇法院关于裁决相左事件进行调查,和最终裁决。 最后,依据习主席对法证工作的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复旦肿瘤医院降级查看!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12-22

朝阳法院判决依据事实公正有效。知道诉讼者是为了开启异地诉讼程序,将中国肿瘤医院作为靶子,所以把中国肿瘤取消在诉讼单中。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12-22

我认为,手术时甲状腺手术技术含量太小,甲状腺肿瘤危害太轻,就疏忽大意了。但是,就是因为是小手术都做失误了,绝对影响声誉。上海市医疗竞争很大,上海市小心眼,连找医生都托关系走后门找相识的专家。这件事,院方认为一旦认错绝对下场惨淡。所以,就让上海医学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鉴定结果。而做法是,摆明自己医院实力,然后激专家小手术如何如何,摆明医闹。其次申明保护医生利益是医学会的宗旨。结果,专家的意见倾向于医院无错。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12-22

法律条款本来就是多方协商,根据各地情况制定的。既然法律允许诉讼者多地上述,就是考虑地方法院裁决不公的事实发生。但是法院相互“怼怼”,只能由最高法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还公道,立清白!

涛声
回复

涛声

2021-12-22

上海法院系统在实际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一直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限定患方做长期以来不断被指责不公的医学会鉴定,客观上规避了《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构成侵权损害过错责任的处罚规定。上海法院系统内部长期存在着司空见惯有法不依、以权压法的腐败问题,长期以来出现大量法不责医有责从无、以鉴代审的医疗纠纷不公案件,激起受害患方强烈不满和举报投诉,上访率位居全国之首。

涛声
回复

涛声

2021-12-22

学用相关知识,搜集固定证据,紧扣法律条文,不畏强权滥权,依法维护权益,始终坚持不懈,我们都能以正压邪。

何轶钦

2021-12-21

看完后在想,这是一名退休的法律工作者,这要是个普通老年人呢,官司打十年,一般老年人能否等的起,另外此案发生在上海,起诉地分别在上海和北京,要是发生在其他地区呢?

弛之
回复

弛之

2021-12-22

声援原告!坚持下去!正义与你同在!

涛声
回复

涛声

2021-12-22

长期以来各地医学会的不公鉴定一直被全国各地患方举报控告。https://m.sohu.com/n/245245445/?_once_=000022_shareback_wechatfriends_uc https://m.weibo.cn/1222001427/4442105239710541

涛声
回复

涛声

2021-12-22

上海地方高院于2011年1月自行作出《关于委托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010(364)号],变相规定上海发生医疗纠纷只能做医学会鉴定,规避了2020年前适用的《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侵权损害过错责任的规定。该本地暂行规定属于:▲违背、抵触最高法的法发(2010)23号文件通知第1条“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规定”;▲违背、抵触最高法的法发(2012)2号文件通知第1条规定“各地法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辖区普遍适用、涉及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等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违背、抵触最高法【法释(2013)7号】《关于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十批)的决定》,其中序号为50的自2013年4月8日起废止《最高法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世最可的自然卷
回复

世最可的自然卷

2021-12-21

真的太难了

186****1380
回复

186****1380

2021-12-21

也是回到原点,对于位点的极坐标转换,在场寻找的并未得到转身态之前的原方向换算,是在被手术的在被左右;所谓的"规避法律"的病人之诉,则然是在求得其在异地起诉之权,也还是在回到原点的问题;再三的回合回到原点,相应的事件的在构成案例的指引引得,自然的可以让大社会的自然人维权的可以越来越是自然。

王潭
回复

王潭

2021-12-21

艰难的诉讼之路,说明:意外,想让历史时间磨灭一切。。。

横横竖
回复

横横竖

2021-12-21

这就对了嘛,多出点有质量的文章才能保证明年的订阅量嘛。孜已鼓励,再接再厉

横横竖
回复

横横竖

2021-12-21

。。。。!

150****2570

2021-12-21

普通人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打官司!连身为检察官的患者打官司都费尽磨难,平民百姓能打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