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能源,氢能二十年重回风口

早在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规划期间,中国就曾重视发展氢能。随后十年间氢能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重回风口。 地方政府破局的思路之一是发展全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下游环节降低成本。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发自:广州、佛山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1年11月30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东明三路的一座氢能应用示范站开业。该站由中石化和恒运集团联合建设,是集加油、充电、加氢为一体的综合站。 (南方周末记者 卫琳聪/图)

2021年12月,一辆蓝色公交车在佛山市街头安静驶过,车身上印刷的一行白色字体向路人展示着它的不同:氢燃料电动城市客车。

和普通公交车不同,这样的公交车并不烧油,而是靠氢气供能。车内存储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相结合,发生反应后产生电力驱动汽车,整个过程的排放物只有水。

作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最大的城市,佛山在2016年开通了全国首条氢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线。“氢”的化学式H2被印刷在佛山的公交车车身上,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进入12月,佛山正忙着筹备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氢能产业大会。相比5年前开通氢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线,如今氢能已经不仅仅受到佛山关注。

据《中国证券报》11月17日报道,中国已有五十多个地级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国家层面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将出台。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

氢具有能量密度大、可存储、零污染等优点,可通过电解水、工业副产气体回收等多种方式制取,又可燃烧或通过燃料电池转化电能,被视为“21世纪终极能源”。

早在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规划期间,中国就曾重视发展氢能。随后十年间氢能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重回风口。

二十年来几经起落,如今为何再次掀起氢能热?

从热潮到停滞

早在1970年代,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美国就曾提出“氢能经济”,试图通过发展氢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美国对氢能的重视延续至2000年前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大力提倡氢能,于2002年出台《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次年,美国发起“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中国也加入其中。

受美国影响,中国在“十五”期间也注重发展氢能。新华社报道显示,2004年,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科技部部长石定环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

作为“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后续能源主题专家组成员,蒋利军见证了那几年中国氢能的发展。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当时中美发展氢能都是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想要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2005年前后,美国能源部还曾专门派代表团到中国,和科技部一起制定了中国氢能愿景和技术路线图。

在各方重视之下,“十五”期间中国氢能技术得到发展。蒋利军回忆,当时中国生产的氢燃料汽车到法国参加比赛,各方面性能都很不错,技术在国际上位居前列。“当时中国应该是排在第一阵营的”。

当时,采用氢能的燃料电池汽车也被列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科技部官网显示,“十五”期间,科技部确立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并列,作为“三纵”之一得到重点研发部署。

然而,到“十二五”时期(2011至2015年),氢能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开始放缓。

“201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