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乡贤”:一位教育学者和她调研的25位乡村校长

有乡村校长说,他们不敢轻易到饭店吃饭,进门,全都认识。一旦有什么事儿,能把校长从晚上七点吃到凌晨两点。

当乡村学校的生存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乡村校长不再是“社会活动家”,他就会开始关爱儿童的心理状态等很细致的问题了。

参加考试的孩子走山路,走了六个小时左右才到。回来路通了,他们坐大巴车,下了车,孩子们向大巴车鞠了一躬,向学校校门鞠了一躬,又向老师们鞠了一躬。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7年3月22日,腾冲市界头镇中心学校校长熊国朝,他曾说自己“一度不想干乡村教育了”。 (IC photo/图)

乡村校长不好当,2021年11月,河南一位基层中学校长哭了。

11月23日,河南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三十多名学生出现呕吐、拉肚子情况。记者质问校长为何没有更换配餐公司,镜头前,校长王永痛哭,并表示“换不动送餐公司”。

很多人无法理解,更质疑为何校长无法更换自己学校的配餐公司。

事后,涉事配餐公司负责人吕某、李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戚城中学位于赵岗镇戚城乡,而王永的哭泣,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莉莉看来反映了乡村校长日常工作的一个侧面。

刘莉莉和华东师大博士研究生陆超的论文《挣扎与坚守:多重角色下乡村校长角色冲突的表征及动因》中,展现了一群乡村校长的“角色冲突”处境。在两位作者看来,乡村校长“当家却不掌权”,一方面要处理政府、老师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又因为权利保障的缺失,很难施展拳脚。

身处管理体系的边缘,乡村校长兢兢业业工作,但难以得到与之匹配的关注;面对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他们缺乏议价能力,处处需要妥协;碰上其他政府部门需要学生、老师协助开展活动,校长们成为“配合者”;面对学生家长,校长又是“教育责任人”,一旦处理稍微失当,就会引起村庄舆论波澜。

上世纪20年代,在陶行知眼中,乡村教育肩负着“立国之大本”的重担,这位师从杜威的教育家,曾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试验性的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当时,陶行知有一个宏大的目标——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如今,乡村校长面对的,则往往是责任大、职权小的日常,个人的坚守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与上述论文两位作者刘莉莉和陆超,就乡村校长面临的复杂处境,以及突围办法作了对话。

2021年11月28日,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 (视觉中国/图)

“责任大,职权小”

南方周末:最近,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校长因“换不动送餐公司”而在媒体面前痛哭,你关注到了吗?

刘莉莉:其实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据我们的研究,“责任大,职权小”是乡村校长的常态,他们独自扛起办学中的各种压力,一次又一次与各行政部门斡旋或妥协。如果不“妥协”,往往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我想,(王永)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件事而哭泣,也有长时间累积的无奈。

南方周末:因为这个事件,一些人也关注到你最近发表的论文,你最早是因为什么契机关注到这个情况的?

刘莉莉:曾经有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老师离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对校长不满意。校长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老师的发展。校长没有愿景,老师就看不到希望,学生就很难有未来。虽然不清楚这个判断是如何得出的,但引发了我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乡村校长是否该赋予更大自主权?

正方 有利于留住学生老师
反方 核心问题是城市化
81%
19%
没必要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133****4926
回复

133****4926

2021-12-14

正方 再好的计划,也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执行力。

天鹅绒
回复

天鹅绒

2021-12-14

乡村学校给我留下终身印记的不是校长 是语文老师 数学老师…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1-12-08

正方 自主权不等于否认城市化的影响。教育的事儿交给教育的专业人才去管理,产生好的校长,赋予校长更大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不是“一言堂”,是主要接受师生监督和评价的自主权,而不是主要接受“行政命令和行政”的“自主权”。

若花生
回复

若花生

2021-12-08

正方 教育界自上而下不“硬气”无“底气”(加塞的东西太多),五四时期的“大学精神”与“蔡元培式校长”成了稀罕物……教育兴国,校长定校……

Jan
回复

Jan

2021-12-08

正方 乡村学校的校长在教育体制中往往陷入窘境:一方面被社会、政府、家长寄予希望和嘱托,但另一方面又缺少足够的自主权以及情感支持。乡村学校的校长们是多重身份的统一体,他们是基层教育行政体系的边缘者,内外各类压力的承受者,熟人社会中矛盾纠纷的调节者,甚至于孑孓坚守的独行者…要办好乡村教育,乡村学校的校长无疑是灵魂人物。不能让校长们寒心,他们的现状值得更多人看到和关注,政府应当给予乡村学校更多的资源支持,社会应当给予乡村学校校长更多的信任与鼓励。

Jan
回复

Jan

2021-12-08

正方 城市化固然加速了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城乡二元界限没有完全消除的当下,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阵地。现在的情况是城乡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一方面导致农村地区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不断向城镇学校进发使得乡村学校生源不足;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的教室待遇又普遍低于城市,优质教师外流现象严重。二者共同作用之下乡村学校呈现出空心化和萎缩的趋势。长此以往,教学资源会日趋紧张,为获得有限的受教育名额而衍生的各类明面或者暗面的竞争会日趋加剧,社会矛盾也会不断聚积。因此,乡村学校的存在非常必要,要坚持办乡村学校,坚持办好乡村学校,给予乡村学校更多的资源支持,赋予乡村学校校长更多自主权,留住学生和老师。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1-12-08

反方 乡村校长包括许多基层学校的负责人所承担的角色非常多,他们既是从事教育事业需要教书育人的园丁,也是事无巨细掌握一所学校大小事务的大家长,还是基层党委政府社会治理的组成人员。这些教学上的、行政上的、组织上的各种角色不仅要因时因地转换,更可能会相互冲突矛盾。跟所有基层一线一样,主责主业要做好做强,其他事务性工作也要统筹兼顾,如此一来,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心累。更突出的是,乡村教育的制度性、规范性相对不足,更多依靠校长的见识、胸怀、眼光乃至情商去获取更多资源,挑战不是一般的大。他们更需要社会的认可、组织的关爱、心灵的呵护,毕竟只有教书育人者里面的领头羊能够踏实且热爱这份事业,乡村教育事业才有希望和前途。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12-08

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面对的还是社会习惯之念,和惯性之力的马力太过有冗余。

188****9859
回复

188****9859

2021-12-08

乡村校长的素质究竟能否承担起作者所说的愿景,还有待商榷

133****6692
回复

133****6692

2021-12-07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像如乡村校长的困难是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推动的。

马亮
回复

马亮

2021-12-07

年年都在培训呀,培训太多了

行客

2021-12-07

国家为什么不来个全国乡村校长大培训?就像全国县级干部大培训一样。

诚惶诚恐
回复

诚惶诚恐

2021-12-07

双减政策下,也不知道对乡村学校是好是坏。

行客

2021-12-07

国家为什么不来个全国乡村校长大培训?就像全国县级干部大培训一样。

行客
回复

行客

2021-12-07

国家为什么不来个全国乡村校长大培训?就像全国县级干部大培训一样。

189****8679
回复

189****8679

2021-12-07

我还是很喜欢村小的小而精致的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1-12-07

象武汉大学的老校长一样,敢于得罪省政府官员,这样的校长很难找。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1-12-07

这都是地方势力作怪,关系不够硬,就没有说话权,成了一件工具,任人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