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白糖、鸡蛋治的是“穷病”:视蛋白质为“补药”大可不必
在匮乏的环境中,优质蛋白是一种稀缺资源。人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将各种家禽和牲畜利用到极限,将内脏和头、蹄甚至皮都想方设法烹饪成菜肴;另一方面这种稀缺性也让当时的人们对其产生了敬畏之心,将其对身体的基本支持作用视为“滋补”。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是饮食中优质蛋白比例不断提高的最大受益者。
身高和体重通常是衡量一国国民体质最基础也最直接的指标,近日,一份统计数据让国人感到振奋,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175.7厘米,全球排名第65,亚洲排名第5,东亚排名第1;同年龄段女性平均身高163.5厘米,同样在东亚排名第1。中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平均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这些身高位居亚洲前列的青少年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期,正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时代。传统“高碳水、低蛋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摄入习惯,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观,饮食结构中肉类比重提升明显。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是饮食中优质蛋白比例不断提高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在国人为青少年一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高大”起来而振奋的同时,传统“药食同源”论依然有市场,且不乏年轻的信众:视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may
暮止
人家说的是“治的是穷病”,你这阅读能力。。
西西绿林
胡说八道,肉、蛋、奶、红糖、白糖怎么就变成穷病了……肉、蛋、奶本身就是有营养且应该保证摄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