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公益能量,筑梦者公益大会火热落幕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的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的进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中再次强调“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新时期,公益被赋予了新内涵、新使命——推动社会系统性的创新,让公益人人可参与,让整个公益行业形成资源共享、价值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的协同大格局。
基于此,11月25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二届筑梦者公益大会以直播形式在线上举行,在南方周末APP、南方+ APP、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新浪广东、每日经济新闻、公益时报、斗鱼、快手等平台共同播放,链接企业、公益组织、专家学者、媒体等公益领域核心要素,聚焦公益品牌传播、互联网公益、生物多样性等热门议题。
新背景、新机遇:以公益助力共同富裕
以“凝聚向善的力量”为宗旨,筑梦者公益大会一直致力于广泛链接公益领域的一切核心要素,找到人与人之间休戚与共的关联,为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如今,经历了疫情持续侵袭,河南、山西水灾冲击等事件后,这种关联更让人体会深刻。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王巍在致辞中提出,如今,“公益”这个大概念早已不再停留于朴素的情感投射,而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技术发展中得以拓展到更宽泛的空间,进而让人与人的关联变得更多元、更紧密。他说:“当我们谈论公益,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种种新趋势、新技术、新亮点时,希望大家也能‘回归初心’,不忘却最纯粹的向善之心中蕴藏着强大的能量。”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社会组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会组织与捐赠人在第三次分配中是共同的主角。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联合国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委员徐永光进行了《社会组织要在第三次分配中唱好主角》的主题演讲,具体阐述社会组织要扮演的信任、透明、舞伴、社会创新家、投资家五个角色。
徐永光同样注重公众的力量,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做捐款的搬运工,而是要让公众参与,并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慈善捐赠成果,如此,公众的热情才可能持久和不断得到激发。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则以《共同富裕下的中国社会组织》为题,从宏观背景、社会组织在共同富裕当中的连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实践三个角度作出分享。
他谈到,社会组织承担着桥梁一样的角色,天然同普通的人民群众关系密切,为群众服务也是社会组织的天职和优势,既能够深刻地了解到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发展需求,也能汇集广泛的社会力量,帮助群众改善生活、满足需求。何况,聚焦社会议题、提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社会组织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当中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组成。易善创始人、总裁陶泽进行了《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公益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主题演讲,提出中国的基金会是社会组织当中唯一在整个公益产业链当中扮演全产业链角色的,它不仅是捐赠人,同时也是筹款人。
正因为基金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慈善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基金会的发展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一种展示影响力的作用。
新传播、新发展:如何讲好公益故事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需求更加多元,对公益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益品牌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公益与品牌密不可分,前者的公共属性要求公益主体进行公众触达和公益文化建设,后者的建设则关系到公益主体能否更好前行。
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在系统扫视近万个公益项目、公益主体,深入研究三百余个样本后,推出《中国公益品牌观察报告(2020-2021)》,遴选出100家公益基金会品牌、50个公益项目品牌、50个企业公益项目品牌,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郑硕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
榜单对公益品牌从发展水平角度实行评级,分为卓越、优秀、完善、探索、起步、无意识六个阶段。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样本都处于中游的“探索”阶段。可见,中国公益品牌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现在仍存在不少问题。
传播的态度影响传播的结果,公众捐赠的知识普及度仍需要基金会和公益机构努力。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郑硕表示,公众的传播要注意让公众去共情,让公众发自内心地认可、认同,才能够让一个公益品牌走得更长远。公益品牌的建设需要与公众建立强关联,“与我有关”才是公益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元宇宙”成为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热词,当前环境下的公益项目和公益品牌构建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李建峰发表《元宇宙时代社会组织品牌构建的机遇与挑战》演讲,他谈到,元宇宙并不是一个突然涌现的崭新概念,而是一个合成概念,它给人们提供一个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真和实是目前人们理解元宇宙最核心的概念。每个人都在使用可追踪的一些设备,所有的行动和工作在无限地被数字化。
李建峰表示,元宇宙开始慢慢模糊了人们认为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边界,尤其在疫情来临后,大量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开始在线上完成,可以说是在元宇宙中不断重新构建之前的工作。在这种新的媒介生态下,他介绍公益品牌传播的4大基本操作:基于价值链而进行跨媒介叙事,故事留住人心,将生命作为本质,出于社会组织的公益心。
阿派关爱小动物社会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陈嫱则从丰富的实操经验切入,分享了在以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公域平台,和以微信为主的私域平台如何进行区别化的公益传播运营。她还表示,公益看起来是一条漫长、艰难又曲折的道路,但是因为有了传播,它好像可以穿越时空,甚至打破障碍。当你尝试着通过传播的力量,用举手之劳的方式,跟着我们一起做一点点,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地美好。
作为一家酒企,百威在提倡“明智饮酒”上坚持了十四年——生意之上,更希望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百威中国企业事务副总裁高源表示,“明智饮酒”公益项目一直在推陈出新:目标受众上,从对话全年龄人群到聚焦年轻人;传播形式上,摒弃说教式的公益;传播内容上,逐渐从温情的微电影,转变为短、平、快、有趣、玩梗的表达;公共态度上,消费者从被动接受信息到共同参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明智饮酒”这一公益行动中。
新业态、新展望:以人的视角解技术之题
互联网线上传播具有便利、透明、安全、高效、互动与体验性强的优势,当下公益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那么,如何发挥优势、高效利用、打造品牌?
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重新审视互联网公益,继续预测公益传播的发展方向。本届筑梦者公益大会上,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明鑫发布《中国互联网公益观察报告(2020-2021)》。
报告指出,互联网公益与公众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互联网已经能够突破信息碎片化和瞬时记忆的劣势,打破时空限制,例如乡村的远程医疗、远程教育,都通过新技术实现了新延展。而在互联网的诸多形态分支中,赵明鑫认为在短视频和游戏中融入公益,是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方式。
另一方面,报告提出科普或将成为互联网公益内容链接的一种重要形式。赵明鑫表示,高高在上的公益传播是无效的,或者说在实践中很难达到效果,反倒是平易近人的公益、契合的传播模式,才有可能让公益内容更好地链接到公众。因此,科普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既能够把社会问题传达给公众,又让公众的内心建立起共情。
数字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介技术支撑下的全球化传播,越来越凸显出各个地区的意志性。新媒介赋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地强调向微小叙事转变,这种转变与每个人都相关,而且强调在具体场景和语境中的对话和沟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也以《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公益传播》为题,对互联网公益的传播作出思考。
她提出,如今不断成长的年轻一代对公益慈善满怀期望,他们具有充足的好奇心、创造力、新视野。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年轻一代。这一代人的生长环境和媒介环境,在新的语言体系上,也使得个人对于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更加巨大。
互联网的公益传播要创造更多新形式、表达方式,与年轻人所看到的和喜欢的相呼应,在不断变化的形式中,将真善美深入人心。师曾志表示,越是数据的东西,可能越是人性的东西。越是生活轨迹的东西,可能越是科技的东西。
科技已经在解决社会问题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过程当中,慈善、公益如何同技术结合?最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科技赋权的今天,人心向善才能做好公益。腾讯基金会灾害救助项目负责人曹帆也在《用科技凝聚向善的力量》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一个主题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在线文档广为流传,腾讯文档在河南水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曹帆表示,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在推动产品发展,每一个人——求救者、志愿者、社会组织基层人员、政府人员,在共同推动这个产品的进步。科技是能力,向善是选择。人文关怀与科技支撑并重,是她的展望。
“科技是能力,向善是选择。”曹帆说,在应急救灾里面,从社会动员,到视频号直播,到新闻专题,到救援的筹措资金、信息聚合等等,数字化能力在救援当中正在广泛地应用。这也是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里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沉淀,到现在越来越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技术的变化,带来公益场景、公益主体、公益创新的不断变化,不忘初心,聚焦于人,也是南方周末的选择。南方周末将持续观察公益品牌建设、互联网公益发展,与政府、企业、媒体、公益组织、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公益业态、赋能行业发展。
新知识、新图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本次大会年度议题之一为“生物多样性”。2021-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全球瞩目,旨在制定全球未来十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下山的老虎、逃跑的豹子、旅游的大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话题也频繁占据新闻头条。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在本环节做主题演讲,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如何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宣传工作。
刘友宾介绍,COP15大会(第一阶段)期间,媒体记者积极参与,新闻报道生动热烈,推出了一大批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优秀报道。其中,南方周末推出了《直击昆明COP15:歌声、承诺、宣言》等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稿件。
刘友宾表示,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未来,要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与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在大会上联合发布《咱家的自然课——中国家长生物多样性认知调研报告》。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方舟对报告进行解读。
该报告基于2021年6月在全国27省(自治区、直辖市)137市(直辖市的区)回收的2591份有效问卷产生。报告指出,近九成孩子对课外知识中的自然知识最感兴趣,越易体验则越感兴趣。在孩子接触大自然时,超八成家长“没有任何顾虑”。但已有的自然教育在满足孩子好奇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不到一半的家长认为,孩子通过各类渠道接受的自然教育“完全满足”或“大部分满足”了好奇心。
什么影响了孩子接受更好的自然教育?在客观原因方面,超七成家长认为城市中大自然的环境太少是主因,此外,超四成孩子每月在学校学习自然知识不足一次,仅三成家长认为线上专业人士做的培训课程会帮到孩子,孩子作业多、周末补习、电子产品诱惑力大、家长没时间等也都是重要原因。主观原因方面,家长普遍认为自己在自然领域知识水平比较不足。
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自然教育从身边做起,注重挖掘触手可及的自然资源环境;家长不必太担忧自身自然知识不足,好的自然教育不仅是传授博物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自然的热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顺应“双减”趋势,减少给孩子施加学业压力;花费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等。
另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陈永梅、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官员彭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荒漠化防治项目总监孙静、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秘书处项目专员王裕祺等4名业内专家共同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为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其中孙静、王裕祺在线上参与本次对话讨论。他们从各自领域出发,探讨一次成功的公共参与应如何运作,并对理想中的公共参与模式表达期许。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传播中心曾与南方周末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千篇一绿”环保科普沙龙,打造一个社会公众、媒体和专家进行交流的平台。陈永梅以“千篇一绿”环保科普沙龙项目为例,表示参加活动的媒体和社会公众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不仅是听专家怎么说,还要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才是一场平等的交流。同时,要举办一些接地气、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要的活动。比如他们举办的“绿色家居”展就贴合了房子有待装修的人群的需要,“我是生态讲解员”则面向90后、00后,在讲解活动中增加了一些即兴的表演,以激发年轻人对自然的兴趣。
王裕祺认为,针对自然教育这个领域,家长、学校和社会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要推动自然教育这件事情,还需要照顾这三方的关系和利益的边界,同时需要有一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让各个方面达成共识。
彭奎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社区保护工作,让当地藏族牧民参与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他认为社区保护首先要听取原住民的意见,了解他们真的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尊重原住民的意愿和角色。其次还需要政府支持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为原住民参与保护工作提供便利和回报。“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社区形成持久的、集体的行动力。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公众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孙静表示,“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家在蚂蚁森林里面用能量收集种下的虚拟的梭梭、云杉、花棒等等,最终都是由像我们这样的公益伙伴或者其他单位真的种下了。“公众不但因为产生的低碳行为对环境保护有较好的反响,也因为他们种下的这些虚拟的树变为现实当中的树,对生态保护、对生物多样性、对应对气候变化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除了各界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公益新路径,本次大会积极挖掘具有创新性、传播力及品牌价值的公益标杆,并对在过去一年积极践行公益责任的项目、机构、企业、个人等进行了表彰,完整获奖名单如下:
在大会的尾声,所有参与本次大会的嘉宾也立下了公益flag,在心愿卡上写下公益目标,鞭策自己来年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