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文化”盛行?欧洲多国放松安乐死惹争议

“一旦瓶子中的‘妖怪’被释放出来,就很难再把它收回去了。”西奥·布尔日渐悲观地发现,安乐死在欧洲已变得“非常流行”,甚至成为癌症病人治疗过程中一项“内定模式”,一种“时髦的死亡方式”。

欧盟已整体步入“超高龄社会”,老龄化、少子化以及“孤独死”现象正迅速成为欧洲社会的新常态,也促使人们改变着对安乐死的传统观念。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于冬

2021年11月22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街头。2022年1月1日,奥地利有望成为欧洲第5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此举遭到天主教以及右翼政党的反对。 (新华社/图)

一个普通的房间,摆放着一张简易的铁架子床,旁边铺着淡雅花布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只玻璃杯,药品要等待医生注射……

这是全球“死亡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支持者赞扬其充满了科学、法治与人道主义,反对者则指责它是贪婪、没人性的“杀人工厂”。

“辅助自杀”还是“预防自杀”

2021年10月,爱珍(Tonchin)决定从东京飞往苏黎世一探安乐死的究竟。这一幕,让她又一次犹豫不决:母亲已处于肝癌晚期,正经历着发热、呕吐、腹痛以及不能正常进食的痛苦。

“很想打一针就永远地睡过去了。”爱珍的母亲多次表达实施安乐死的愿望。但发病期一过,她的母亲又流露出安详的笑容。

重症给爱珍的母亲带来痛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东亚儒家传统思想观念则为爱珍带来精神的折磨。

多年来,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立法,这直接导致瑞士等开放型安乐死国家的相关产业欣欣向荣。

爱珍说,她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很容易就查到了至少20家瑞士安乐死服务商。其中,一家名为“解脱”(Exit)的机构引起了她的注意,尤其它的客户包括104岁的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大卫·古道尔(David Goodall)。

不过,对爱珍及其母亲影响更大的是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她选择了安乐死》。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日本女子小岛美奈子记录在身患绝症时的抉择,以及远赴瑞士寻求安乐死的全过程。

小岛美奈子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她一生没有谈过恋爱。48岁那一年,小岛美奈子在体检时查出患有罕见病多系统萎缩症。

不久,她开始出现语言功能退化,肌肉开始萎缩,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几次自杀都以失败告终。最终,美奈子选择远赴瑞士实施安乐死。

“我现在真的感到很幸福,真的特别感谢你们。”2018年11月的一天,小岛美奈子在姐姐的陪同下按动了输液管的开关,摄像机也记录了她久违了的笑容。

这部纪录片又一次拉开了跨国安乐死的冰山一角。日本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也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9年,该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588万,占总人口的28.4%。

临终关怀一直是日本经济和社会的重要领域,但日本法律不允许“协助自杀”。面对日渐增长的需求以及法律不允许安乐死的现实,瑞士的安乐死机构一直寻求在日本社会“扩大业务”,它们的官网或社交媒体账号上甚至设有日文客服专区。

在全球,瑞士是为数不多的允许为外国公民实施安乐死的国家。不过,也只有“解脱”(Exit)和“尊严”(Dignitas)等少数几家瑞士安乐死机构被允许对外国人开放。

但上述两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