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新一线”,正偷偷惊艳众人
武汉“变形计”。
责任编辑:戴春晨
在民间近百年来的共识中,国内能称其“大”的只有两座城市,大上海和大武汉。
不过,如易中天在《读城记》写到的,“大武汉”似乎并未干出很多无愧于这一称号的“大事业”。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常住人口规模被郑州反超,近十年常住人口增量不及长沙。在决定城市未来的人口赛道上,“中部第一城”面临威胁。
从这些迹象来看,疫情后的武汉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武汉2020年GDP保持前十、2021年上半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4.42万人的数据。这似乎又是英雄之城的呼喊:“武汉,没那么简单!”
这背后的关键驱动力,是武汉崛起的数字经济。
近年来,华为、小米、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为六十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在武汉布局区域总部。目前,已有近四成数字经济国内百强企业在武汉生根。
11月19日,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在武汉召开。这是5G+工业互联网领域唯一的“国字号”盛会。
数字经济这项大事业,大武汉正在偷偷努力,惊艳众人。
用实力积累运气
发展数字经济,武汉属于“天赋型选手”,在产业、人才、交通等方面基础牢固,拥有进入数字经济第一梯队的绝对实力。
经济学家马光远评价,武汉的数字经济“最具前景、最具潜能和最具想象力”。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压舱石,数字经济造血效率不断提高的实现,根源是实体经济。
与苏州类似,制造业是武汉立市的根基。近年来,通过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苏州将“苏州制造”品牌打响全国,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排头兵。在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上,武汉正循着相似的发展路径前进。
从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三大支柱产业的“钢之城”,向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的“光之城”的转变,武汉的发展始终把制造业放在C位。
2021年,武汉集中开工项目达718个,总投资9723亿元,科技创新及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了30%以上。前三季度,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9%。
与2019年同期相比,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四个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作为“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曾为武汉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钢铁工业衰落,曾经辉煌无比的武钢也不可避免迎来下行压力。
如今的武钢,既是制造业大厂,也即将是互联网的“大厂”。早前报道显示,今年武钢与湖北联通合作建设5GC核心专网。
这张5GC的“网”有什么用?这张网能省钱。数字化改造后,武钢成材率提升到98.65%,每吨钢材的能源消耗则从54公斤标准煤下降到42公斤标准煤。
从先天资源禀赋来看,制造业发达的苏州受城市能级掣肘,数字经济发展面临枢纽经济弱、高校资源匮乏等问题。相较之下,作为省会城市的武汉则优越得令人嫉妒。
凭借九省通衢的空间位置优势,两江环绕的武汉创造了“货到汉口活”的繁荣。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将空间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商贸优势,影响着武汉“新沿海”理想的实现。
今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武汉被定位为我国经济版图的“钻石之心”。
单是武汉榜上有名的,就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较强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场站和建设中的邮政快递枢纽;4月,武汉“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
当前,汉口北的国际贸易城成为武汉建设物流中心的发力点:物流公司240家,专线物流公司200多家,入驻商户约2.2万户,从业人员5万人,2020年线上线下总销售额1239亿元。
一连串的数据中,承载武汉重塑荣光梦想的汉口北,正大步走向中国最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作为教育大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上,武汉还拥有着绝对的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92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90多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绝的动力。
据了解,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标报告中,武汉科技中心指数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通过“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和落户等相关配套政策,武汉城市吸引力增强。过去四年,新增留汉大学生近140万,保障了人才要素的可持续供应。
底厚但塔不尖
“集大成”的武汉有着数字经济的坚实基本功,但在冲击一线上仍面临挑战。
与GDP常年位列前十但“大而不强”的情况类似,武汉数字经济的发展存在“底厚塔不尖”的现象,干“大事业”的能力还需建设。
具体来看,与杭州相比,虽然在制造业基础上,武汉略胜一筹,但在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上,武汉还有待上一个台阶。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公开报道中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数字贸易和此前的数字贸易不同,要把立足点放在市场主体。”
据测算,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80%就业岗位、70%左右专利发明权、60%以上GDP和50%以上财政收入,市场主体是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57城市场活力榜》上,武汉排名第15,与TOP5的杭州相差十位。杭州有39个企业进入民企500强,而武汉仅有13个,只占杭州的三分之一。
目前武汉经济的大部分构成依然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武汉有所欠缺。
与北上广深对比,除了缺少像华为那样有着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外,区域集聚效应不足也制约着武汉数字经济的发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这也是今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1》显示,目前我国数字化发展由城市群引领。11大城市群数字化指数占比近80%,其中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是发力数字化的头部引擎。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随着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流动,空间聚集从“产业聚集”升级为“城市聚集”。
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都市圈、城市群富集了大量人口与经济,区域内各城市比较优势的发挥,将产生1+1>2的正向聚合效应。
差异化发展、分工明确、扬长避短,协调区域内不同城市人才特点与优势,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经验。
龙头上海各行业中人才分布较均衡,在长三角中发挥着引领与统筹作用;浙江省内城市发展各有特色,数字人才主要分布在ICT基础型产业、智能制造业、小商品产业中,生态链稳定;江苏省内数字人才则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
区域内城市的差异化发展为长三角数字人才的流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集聚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发挥,推动了长三角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便已达到11.8万。
从长三角经验来看,加强区域内“合纵连横”,打造集聚效应,对武汉而言已刻不容缓。从行动来看,武汉已把握住这一时代脉搏。
5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城市圈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五项合作协议,确定了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的建设目标。
可以预见,一小时通勤圈、一日生活圈、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一网通办”等服务的实现,武汉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值得期待。
期待未来的中国城市领跑者中,出现武汉的身影。
参考材料:
1、经济学家马光远:武汉是未来十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有前景的城市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1-10/12/content_14163738.html
2、光明网: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达成同城化发展协议
https://m.gmw.cn/baijia/2021-05/20/1302308209.html
3、腾讯《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1》发布:深度洞察全国351个城市18个行业数实融合进程
https://www.thecover.cn/news/8313060
4、为什么强调都市圈建设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2/28/t20210228_36344100.shtml
5、2021年前三季度武汉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http://news.hbtv.com.cn/p/2067065.html
6、长三角数字化创新发力,上海高峰人才磁吸效应显现
https://news.sina.com.cn/c/2018-11-11/doc-ihmutuea9213856.shtml
(头图/新华社)
可视化|白桦
网络编辑:邓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