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隧道效应’,主要还看经济增长”
“当然大城市如果变成特大城市,变得特别拥挤,房价特别高,或者竞争特别激烈的话,难免会有人离开,这都非常正常。关键是让人自由流动,能进有出,有进有出,到任何一个城市去,配套设施要跟得上。”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20年4月,因为疫情,有了更多空闲时间的兰小欢,决定把关于“中国政府和经济”的讲稿写成书。他坚持每天晚饭后写一千字,定下四个规矩:“不讲没根据的话,不说听不懂的话,不掉书袋,不抖机灵。”
兰小欢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2021年8月,他的新书《置身事内》出版,首印一万册,四天便发光了库存,到了9月已经第三次印刷,并连续数周登顶某主流购书网站“新书热卖榜”榜首。兰小欢调侃,“这说明我们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果然是…学院派。”
这本书畅销的背后,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人们对于我们的经济生活有了更多好奇和疑问。兰小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一开始便打算写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书。因为经济学本身和日常生活相关,“是一门接地气的学问”。
这本书的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中国政府和政策。他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还原了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兰小欢引用了一位经济史学家在研究美国崛起时说的话:“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谈及如何看待经济学家在当下的角色,兰小欢回答,“不管是当下,还是以前,经济学家都是干好教书、研究、写书的本职工作”。但有网友用“古道热肠”来形容兰小欢写作此书的意义。毕竟如书中所言,“为什么房子这么贵?为什么归属感这么低?为什么非要孤身在外地闯荡,不能和父母家人在一起?这些问题都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
在兰小欢看来,市场化改革要想更进一步,就要促使“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就要把更多资源从政府和企业手中转移出来,分配给居民。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地方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遏制其投资冲动,降低其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
“合肥有什么诀窍是其它地方学不来的?”
南方周末:《置身事内》讲的是中国经济崛起背后的故事,政府是你分析的主角。为什么更关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
兰小欢:就是因为重要,拨开政府,谈不了经济。但大多数人,尤其是我们经济专业的学生,用的是美国的教材,都是从一个无政府的体系开始学,我觉得用这种世界观看中国是有问题的。我相信大家不管以后做什么,只要在中国工作、生活,还是要了解中国的情况。
南方周末:你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把“土地财政”纳入主菜单,这为中央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提供了便利,但也推高了房价。为什么当时会形成“重土地、轻人”的模式?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为什么最初会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投放在基建上?
兰小欢:在民生、医疗、教育上的绝对投入和改善,这些年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对来说,当时还是更加注重生产,注重土地和基础设施。道理也很简单,土地容易操作,它不动对吧?尤其比较容易资本化,你把人资本化很困难,但是把土地抵押去借钱是很容易的,又容易资本化,又容易融资。搞经济发展,从政府角度来说最大的限制之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