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现在流行这么算

GEP弥补了GDP“无法反映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成本”的短板,并有望成为地方政府的新“指挥棒”,考核官员的“生态政绩”。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四难问题。自然资本核算的国家级技术规范有望在年内出台。

有些地方政府对GEP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像GDP一样把各地的GEP横向比较,或把GEP跟GDP相加。“海南和新疆的区位面积、生态系统、气候类型都不一样,为什么要去比较(两地的GEP)?”郑华称,在很多时候,GEP只有“自己跟自己比”时才是有意义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9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图为2019年7月,浙江丽水缙云大洋高山茭白种植基地。(视觉中国/图)

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甚至一只圆滚滚的野生大熊猫值多少钱?这些“无价无市”的生态产品竟然也有价格,而且定价过程并非“拍脑袋”,背后有一套科学方法。

“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被量化为“金山银山”,这是当下国际生态环境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刚刚闭幕的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中,“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平行论坛在“生态文明论坛”亮相,备受世界瞩目。

目前国内关于自然资本核算的研究和实践以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核算最为流行,GEP弥补了GDP“无法反映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成本”的短板,并有望成为地方政府的新“指挥棒”,考核官员的“生态政绩”。

浙江丽水、广东深圳等已成为先行者。2021年10月22日,深圳市公布2020年度全市GEP为1303.82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23.55亿元、调节服务价值699.52亿元、文化旅游服务价值580.75亿元,占比分别为1.8%、53.7%和44.5%。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深圳全市的生态空间极大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节约了相当于全市用电量70%的降温能耗。

不过,与GDP不同,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都不相同,GEP不适宜在不同区域横向比较,但核算结果可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政策评估等微观场景。

核算的方法和标准有待统一。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然资本核算的国家级技术规范有望在年内出台。

为GDP勒上缰绳

自然资本核算虽为学术概念,但对公众而言并非完全陌生。

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提出开展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评估研究。美国学者Robert Costanza是全球最早提出自然资本价值的学者之一,1997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