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一年后,黎巴嫩仍深陷泥潭:
“好像一夜间,东西就变得非常贵。”在贝鲁特居住了13年的拉维耶(Ravier)说。黎巴嫩2020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4.9%,在过去两年里消费品价格翻了两番。如今拉维耶的家庭晚餐,都是在手机电筒的照射下或是点蜡烛中进行。
黎巴嫩政府各方力量的政治博弈,导致社会治理成效不足,“国家没有武装统一,是导致黎巴嫩这么‘乱’的原因之一”。
“黎巴嫩社会,犹如教派镶嵌的‘马赛克’,呈支离破碎的状态。”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孙玥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4日,黎巴嫩贝鲁特发生枪击事件,狙击手向抗议贝鲁特港口大爆炸调查的示威者开火,导致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酿成黎巴嫩十余年来最严重街头暴力事件。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说,不会容忍或屈服于搞乱国家的任何企图。
2021年10月1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爆发了13年来最严重的暴力冲突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32人受伤。
就在冲突事件发生的前一天,黎巴嫩两家电力公司因燃料短缺,导致全国停电一天,且电费“水涨船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自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后,黎巴嫩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停电、限电、火灾、抗议、暴力冲突……接二连三地在这个国家不断发生。
硝烟再起
在社交平台上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起贝鲁特港口大爆炸,黎巴嫩贝鲁特居民拜娜妮(Banan)仍然记忆深刻。
那片带着巨大响声的粉红色“棉花糖云”,是史上最大的非核爆炸之一。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大爆炸总共造成200多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约30万民众无家可归。
拜娜妮本以为糟糕的生活能及时恢复,怎料很快又硝烟再起。
2021年10月14日上午,黎巴嫩真主党及其支持者在贝鲁特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抗议活动,指控贝鲁特港爆炸案法官塔里克·比塔尔在调查中存在政治偏见,要求将其罢免。
“解雇比塔尔法官!”拜娜妮说,这是抗议者们浩浩荡荡在街头呐喊的口号。
当抗议者行进到Tayyoune街区时,局面突然发生变化。
一群头戴黑色面罩、身穿防弹背心的男子从小巷里蹿出,他们分散站位,架设步枪,向不远处维持秩序的军警宣泄火力。
半岛电视台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一名黑衣男子端着火箭筒,在街头奔跑几步后猝然倒地,他的同伴将其转移到路边,背景中则是持续不断的枪声。
有蒙面枪手还躲在垃圾桶后、小巷里、街道障碍物后进行射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这些蒙面枪手明显与示威抗议者有所关联。
枪战发生时,拜娜妮正好下班回到家,听到远处不时的枪炮声,“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她用手机不断在网上刷着即时新闻和朋友们上传的照片:“现场乱作一团,而在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武装分子出没,他们甚至肩扛火箭炮,向装甲车开火。”
在街头保持着高度戒备的政府部队,第一时间迅速回击。
从外面买完东西回家的贝鲁特居民依穆蒂萨丽(Imtithal)正好经历了这一幕。“到处都是一片恐慌。”原本回家的路程只要15分钟,依穆蒂萨丽花了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