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编辑部的故事

鲁迅所说的“《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迄今为止依然是查无实证的一面之词。

责任编辑:马莉

■背后风景

1917年10月16日,刚刚来到北京大学任预科教授的刘半农,在写给钱玄同的回信中表示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地闹了一闹;……比如做戏,你、我、独秀、适之,四人,当自认为‘台柱’,另外再多请名角帮忙,方能‘压得住座’;‘当仁不让’,是毁是誉,也不管他,你说对不对呢?”

这是有据可查的关于组建《新青年》编辑部及同人团队的最早动议。正是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四大“台柱”的联合推动之下,由陈独秀一人编辑的《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的4卷1号开始,转变成为由六名北大教授轮流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直接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新文化运动。

1918年1月21日,钱玄同在日记中写道:“至大学授课三小时。《新青年》四卷一号已寄到。居然按Jan.15之期出版,其中所用新式圈点居然印得很像样子,可喜可喜。”

在此之前的1918年1月2日,钱玄同还在日记中记录了《新青年》杂志由北大同人轮流编辑的事实:“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期归我编辑,本月五日须编稿,十五日须寄出也。&h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