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地方债如何破局:“用时间换空间”
“分税制的模式下,政府级别越高财政收入越高,但越到基层政府,支出压力就越大。”
“财政部试点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方案的核心,还是想让地方隐性债务公开化、透明化。但债务还是要由地方政府偿还,并非中央政府埋单。”
“县级地方政府借债的用途,需要和当地的一些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带来收入、增加税收,进一步偿还债务。”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从2014年至2018年,贵州独山县的地方债规模由87亿元左右升至400亿元以上。它留下了堪称“奇观”的地标建筑,更为这座小县城留下了沉重的债务化解压力。
独山并非孤例,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一种中国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县级政府的地方债样本。部分县城是为了政绩工程,铺大了摊子,也有的县城不得不举债前行。在省、市、县三级政府中,大部分县级财政仍面临着财政收入微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刚性支出压力大等困难。为了发展,有些县级政府大量举债,甚至出现过度举债的问题。
2021年9月,南方周末记者在独山县调查采访时,观察到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包括盘活开发中的项目、合并数十家融资平台、积极招商等。目前独山地方债务绝对值已经下降,但债务总量依旧庞大。
那么对于县级地方债而言,它与省级、市级地方债相比有何特点?在中央及各级政府严格限制新增地方债的背景下,县级政府又该如何化解庞大的存量债务?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永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毛捷、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高琳。四位专家对地方债问题均有深入研究。
让隐性债务公开化
南方周末:与省、市一级的地方债相比,县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