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V型转弯?

日本NHK电视台10年来没有购买一部台湾电影,但是在今年的亚洲电影节上,买了《囧男孩》的版权。以《海角七号》为代表的台湾本土电影在2007、2008年异军突起,已经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袁蕾 朱又可 实习生 黄家杨

  

电影不是让自己爽

是不是真正的高潮,要看票房成绩,看电影反应,如果后面不行,就是泡沫,希望后面的导演让电影观众真正爱看,而不是让自己爽!——《囧男孩》监制李烈

《海角七号》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2008年的台湾影坛,《海角七号》是无可争议的票房霸主,台湾电影走出低谷的标志性作品。在12月6日落幕的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展上,《海角七号》与同为入围超过10个奖项的《投名状》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拿下最佳男配角、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年度台湾杰出电影等6个奖项,而《投名状》却独得了公认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坊间认为,本届金马奖之所以没让其大获全胜,是评委们对本土电影突然爆发的可持续性尚存疑虑。

其实,不管金马奖风向标如何摆动,以《海角七号》为代表的台湾本土电影在2007、2008年异军突起,已经不容忽视。

《海角七号》大热之后,其他有政府辅导金资助的电影挟势扎堆上映,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儿童片《囧男孩》3400万元新台币;被誉为台湾第一部反战题材的客家史诗电影《一八九五》2000万元;6月上映的《九降风》9月10日重映,两周票房也过百万,并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上卖出300万元的版权。

 

《九降风》曾得到“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史亚平的站台推介

进入11月中旬,在台北的任何一家电影院里看电影,你都有可能看到一个名为“国片新高潮”的短片,它由眼花缭乱的剪辑制作而成,然后进行理直气壮地宣布,署名为“行政院”新闻局。当然最热门的还属《海角七号》,继票房突破5亿元新台币之后,11月20日在香港强势登陆,单周票房就突破1000万元新台币,并且成为23日的单日票房冠军,力压此前不可一世的《007:量子危机》。

这一波台湾电影回暖潮背后,政府的身影不时闪烁。掌控电影事业的新闻局不仅推出宣传短片,还在台湾电影网上做了名为“2008秋,台片新高潮”的专题,由于该局决定每年度的电影辅导金的审核发放(《海角七号》和《囧男孩》各500万元,《一八九五》在“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获得3000万元资助),由其扶植的影片票房几乎全线飘红,当然乐观其成。

政府高官,不分蓝绿,频频现身影院为心仪的影片加油打气。号称一年只看一部电影的“总统”马英九携手林志玲出席《一八九五》首映式,近日又有消息称,他极有可能再次到影院观赏这部电影;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看完该片后呼吁“全台民众不分老少都来看,推动优质影片”,新婚不久的台湾首富郭台铭也带着娇妻进了影院;“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史亚平则为《九降风》站台推介;《海角七号》走红后甚至成为台湾官方的一种行销策略,“外交部长”特别邀请“副总统”萧万长及三十几个“外交官”到影院观看。

民间热得五花八门,《囧男孩》热映后,影片中的原创卡通人物“卡达天王”突然走红大街小巷,其他衍生产品如囧男孩公仔、名信片、电影卡、T恤衫等均热销。监制李烈说,这部电影的一个超级粉丝是个小学教师,先后带着学生连看了15场。网络追捧集中体现在各个影片官方网站的点击量:《囧男孩》64万、《一八九五》突破40万,《海角七号》除了在票房上屡创奇迹之外,其“部落格”(博客)点击量创造了单日40万的纪录,到12月1日达到980万人次的访问统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台总人口的40%。

台湾电影在1980年代经历了一个高峰,以侯孝贤、杨德昌等为代表的导演成为那个时期本土电影的骄傲。在这个被称为“新浪潮电影”的大潮之后,电影业迅速滑向谷底,并且长期一蹶不振,回顾这段令人沮丧的日子时,曾经追随侯孝贤的《一八九五》导演洪智育甚至拒绝用“U型”下滑来形容,直接用了“V”,以强化影业景气坠落速度之快。

两个囧男孩。囧(jiong,三声),在古代表示窗户 明亮;在网络上是非常流行的象形文字,囗=脸型,八=两个下垂的眼睛,口(眼睛下面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