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懂COP15,这些干货知识值得学习|生物多样性传播研学班
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上,从边境地带的热带雨林闯入人类的城市,全球瞩目。2021年10月,云南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0月11-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在昆明召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醒:“地球正迅速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我们面临着三重环境紧急情况,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污染加剧。”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媒体传播,各方参与。2021年10月16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南方周末主办,欧莱雅中国特别支持的南方周末绿色传媒促进计划——生物多样性传播研学班在昆明开班,为四十余位来自媒体、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机构的传播从业者传授专业知识。
聚焦每年的热点环保话题,2021年是绿色传媒促进计划的第12个年头。两天半的研学,内容丰富,干货满满。
正式开课前一天,10月15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昆明动物博物馆。云南只占国土面积的4.1%,却拥有中国约50%的动植物。昆明动物博物馆涵盖了云南“动物王国”和临近省区几乎所有生态类型的动物标本,蓝孔雀和绿孔雀有何区别?百闻不如一见。
10月16日,研学班正式开课。春城昆明连续阴雨,但是会场内气氛热烈。
南方周末总编辑王巍首先致辞。他表示,最近几天,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热词”。昆明举办的COP15刷爆朋友圈,引全球关注。南方周末长期关注生物多样性领域,见证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点滴进程, 追踪长江、祁连山、秦岭等重要栖息地保护;聚焦大熊猫、大象、绿孔雀、兰花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十二年间,有着“最豪华嘉宾阵容、最专业大咖授课、最融洽学习氛围”的“绿色传媒促进计划”足迹遍布全国。让我们携手起来,“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生物多样性传播研学班既是一次领域内大咖的授课培训,更是生态环境保护新闻从业者同行间的深度交流与研讨。全球几十亿人的生计直接或依赖于生物多样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们更加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是生态环境部领导、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从事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全国性5A级公募基金会。多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诸多领域开展了项目,如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评估与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扶贫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致辞中表示,欧莱雅产品中有1600多种原材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取之于自然,我们致力于“创造美,让世界为之所动”的使命,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我们的一己之力,让自然更美好。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邹长新分享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护红线”。他称中国创新生态空间的保护模式,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极敏感脆弱区以及整合优化的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个创新模式与解决方案。COP15期间,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获得很多外方代表高度称赞,已经有国际组织成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际小组,拟向全球推广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经验。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分享了“中国内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和对策”。从白鱀豚、白鲟的悲剧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是物种的问题,而是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方面入手。只盯着一个物种,丧失了生态链的其他环节,保护将难以延续。
嘉宾的精彩发言让大家意犹未尽,提问踊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保护生物学高级工程师徐靖参与了COP15筹备,他表示,刚刚闭幕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上,参与的政要如此之多,为历史罕见,可见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之高。科学界有一个广泛的共识,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于地球的风险很大,甚至可能高过了气候变化,但公众认知度不及气候变化,急需提高关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重点,将进行实质性的谈判,未来仍需继续关注。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也参加了COP15,带来了最新解读。她称COP15不仅仅开一个会,而是要达成一个目标。达成的共识不是一个虚的口号,而要和“双碳”一样,可监测、报告、核查。COP15“生态文明论坛”的分论坛中,银行业的发言让她印象深刻,投资界开始关注投资项目的碳足迹和生态足迹,这令人欣慰。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讲述了从熊猫到飞羽的故事。熊猫保护的情况是在变好,但是它们的风险、存在的危险并没有解除。熊猫生活在野外,我们关注生物多样性并非只能在野外。城市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很多鸟会撞上去。研究发现,建筑的设计理念做些改变,就可以对于鸟类更加友好。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企业是其中重要一环。欧莱雅北亚区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尚巍、欧莱雅中国可持续发展助理经理徐予沁、欧莱雅中国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部总监王碧清介绍了欧莱雅集团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经验,并向大家发出邀请:欧莱雅一直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消费者教育相关的事情,希望媒体朋友也成为“明天合伙人”,一起携手为明天。
亚洲象北上出走是今年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兆录长期关注野象保护,从化石、考古、文献开始,全方位介绍了中国野象分布与人象关系的演变,解析了野象远行的前因后果。中国的野象管护手段和力度位居国际前列,但由于人象混居、人象冲突日益尖锐。他提醒,西双版纳保护的不仅仅是大象这个明星物种,还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动植物。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国家林草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姜南分享的主题是“犯罪报告: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案如何侦破”。他提到:随着近两年生活水平提高,非法猎捕活动的性价比已经无法对农民或猎人产生足够诱惑。因此,只要管住法律禁用猎捕工具,尤其是电击猎具、电子诱捕猎具等工具的生产与流通,非法猎捕型案件就可能进一步减少。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的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还开展了一系列国际联合执法行动、国际援助、执法培训等,帮助非洲、东南亚地区等国家提升执法能力。
2021年10月12日,首批中国国家公园名单正式公布,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应如何构建?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线上授课,他介绍,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在中国已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的当下,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相关立法的出台必须要加速。自然保护地法有两种立法模式,作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总则法、或者作为其基本法,各有利弊;自然保护地法与国家公园法的关系也需要尽快确定;但无论外在形式如何,立法重点都在于实现内在法律上的功能分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忠秋曾在2021年年初“出圈”。他对于流浪猫泛滥可能会威胁城市生态的研究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李忠秋以数据和事例展示了流浪猫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健康的生态系统中,猫及同级别的捕食者种群数量应该远远低于初级消费者动物,如今由于人类投喂等因素导致城市流浪猫种群已大大超过这个比例。流浪动物泛滥的原因包括稳定的食源、人类的保护、快速的繁殖、天敌的缺失等。普通人可以采取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的行动来控制流浪猫种群数量。
畅销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作者花蚀是科普界的“网红”。他认为,虽然互联网上有诸多的记录片、科普片,但逛动物园依然能更好地欣赏动物自然行为,从而更加深刻了解一个物种。动物园也有良莠之分,传统的动物园兽舍设计落后、对游客投喂不设防、保留动物表演环节,可能造成动物出现乞食行为、刻板行为。而以南京红山动物园为代表的新式动物园则强调展区设计与行为管理,在保障动物福利的前提下,向游客呈现原汁原味的动物自然行为,这样的理念才应是动物园的“灵魂”。
从一百多年前的西方传教士开始,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讲述了影像中的中国故事。他的幻灯片由一张张撑满屏幕的照片组成,大部分来自他的镜头。在几十年的自然摄影历程中,他拍摄过被砍伐的森林,也曾与反盗猎藏羚羊的野牦牛队同行。滇金丝猴、藏羚羊、绿孔雀等明星物种的保护故事经由他的镜头为人所知,大自然丰饶广袤的一面得以展现。近年来,奚志农还开设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培养更多的一线摄影师,让更多的濒危物种都留下影像。
针对六个专业话题——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的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山论”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班分组讨论、展示了如何将专业术语传播开来。最终,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小组获得第一、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