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风雨后:保护“活着的古城”,不止修复15处城墙
平遥古城内墙有15处坍塌点,破坏程度并不牵扯组织构建,不属于毁灭性损伤。“这次受损相对严重,但都在可控制范围内。”
在平遥本地人的印象里,几十年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张彩萍所在的1736年清代老屋漏水严重,停雨后屋檐依旧滴滴答答,“木头都被水侵蚀了”。
民居修缮不像文物修缮那样引人注目,但对于平遥这座“活着的古城”来说,“人的居住”格外重要。
发自:山西平遥
责任编辑:谭畅
城墙塌了。
雨连下三天三夜后,住在平遥古城西墙根下的郝香莲,在睡梦中听到了一声响动。丈夫起身查看,那是土块、砖块跌落在地的声音。院墙裂开豁口,半数垮塌。更严重的是一米外的西侧城墙,大量夯土被水冲下,土堆堵住了狭长的西马道街。
那天早上,原本要去古城外饭店打工的郝香莲,不得不临时请假。脱落墙体的夯土,落入及踝高的积水,混合为黏糊的泥浆状,无处落脚。
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10月5日早上6点30分,受强降雨气象影响,平遥古城第84号内墙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山西连日暴雨,次生灾害频发。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任毅敏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根据全省登记上报受损情况,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险情,包括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地基塌陷在内,其中90%以上的受损文物集中在晋城、晋中、运城、阳泉、吕梁、太原6个地市。位于晋中市的平遥古城,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处。平遥县文物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采取防汛措施。
土质城墙经不住雨水冲刷。“材料的特性就是这样。其实平遥的城墙,日常维护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你去看的话,经常会看到有塑料布搭在那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提到,平遥设有针对古城墙的年度维修计划和相应经费。这一次局部坍塌,会根据实际受损情况,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研究制定具体的修缮计划。
在研究者们的讲述中,古城墙的修缮与保护,本就是一件需要持续坚持的事情,没有期限,循环往复。
15处坍塌点,非毁灭性损伤
先抢险,再修缮。暴雨后的平遥,已快速清理了城墙“创口”,正研究着缝合方法。
邵甬10月8日晚赶到时,塌陷处夯土、砖块已得到清理,多处墙体被围挡遮住,墙上设有警示标志。
城墙边,挂着古城墙管理处的提醒牌:城墙在长时间下雨过程中及雨后,土体经雨水长时间浸润,极有可能发生滑落,请您不要靠近城墙行走或长时间逗留、停车,以免发生意外。
部分墙体罩有白布。古城墙管理处主任张志进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盖的塑料布,(用来)挡水的。下雨的话,怕雨水渗进去,怕有危险。”
“前期一些辅助性的、临时性的治护措施是必须做的。”任毅敏说,面对城墙坍塌的现状,首先是要做好防御措施,让城墙不再遭受风和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