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更:长江济世,流水如诗

中国古典诗词虽篇幅短小,读来却让人觉得开阔,想要兴起,因为它是生在日月山川里的。

正如古人说,盖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则灵,得其泉脉则秀,得其冈陵则厚,得其林莽烟火则健。凡人不为诗则已,若为之,必有一得焉。长江便是泉脉。

我们期待从长江的诗歌中获取什么?可能就是要获得这样一份“秀”。

不过长江绵延数千里,每一段都有不同的传奇。

在上游,江水落差极大,水流湍急,两岸高山耸立。这时人面对自然的力量,容易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于是诗中多追索之意。

中游,多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都有数不清的战争在这里发生,于是中游的诗歌则多英雄。

下游就来到了长林丰草、肥沃宜人的江南,它是那么的宜居,那么迷人,所以这里有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总的来说,因为长江,所以带来了一片诗歌的长泽——江南。因为长江,数不尽的千年的悲欢离合,都融入长江,所有人类的情感,所有人类的可能发生的美丽的事情,都被滚滚长江水说尽了。

长江上游:追索之诗

在上游,水流湍急,诗中多追索之意。

比如,李白笔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儿女。男孩子16岁的时候就要去行船了,他要扛起一家的重担去谋生,于是就来到了瞿塘峡。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女孩子坐在家中担心远行的情人,她的心从南京的长干里穿梭到了远在三峡的瞿塘峡。她仿佛听到五月的时候,长江水上涨,把瞿塘的石头淹没了。这时船只是那么危险,容易触礁沉没。两岸的猿啼仿佛因为担心商人的安危,也悲鸣不已。姑娘远在下游的南京好像都听到了这一切。因为瞿塘的艰险,所以刘禹锡也曾经感叹过:“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长江有这样大的波涛,能卷起千堆雪,是因为它穿越了三峡。有时候在短短几公里的流域中,水流的海拔落差就有两百米。因为它要穿越这样的海拔落差,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波涛。

可是人心呢?即使你用善意的方式对待它,即使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人心都有可能有善恶之间的万念之差。所以刘禹锡因为长江之水感叹到了人心与江水的差异,在江水之前发出了“人心不古”的叹息。

同样,杜甫作为一代诗圣,他也曾经在长江边生活,比如夔州。他在长江边上写下了生命中最辉煌、最灿烂的一系列诗歌,其中就包括了《秋兴八首》,这是杜甫的组诗代表作。在长江之畔,他听着滚滚江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写下了“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清晨,写下了“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在巫山巫峡他写下了“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他看着巫山巫峡的江水滔滔,便想到国仇家恨,想到社稷的不稳定,局势的风起云涌,所以长江水在他的眼中已经化为了国运的象征。

杜甫在长江边回忆自己的一生,写下了“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匡衡抗疏功名薄”,指的是他在做谏官的时候勇于直言上谏,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结果却得罪了皇帝,被贬了官。于是他又来到了华阴县做司工参军,从事教育相关工作,为考生出模拟试卷。因为他太想为国家选拔出那些真正能够为江山社稷做实事、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他没有按照套路,没有按照四书五经的刻板经验出题,结果又得罪了学生,连司工参军都做不下去。

但是对于他仕宦生涯中这最大的两次挫败,他在长江边上回忆的时候,却说“匡衡抗疏功名薄”,我是不看重功名利禄的,对君王没有仇恨,只有敬爱。“刘向传经心事违”,当我像汉朝的刘向一样去做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也没有把教育工作做好,只因为我可能不太会审时度势,所以我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违背了自己的心意。他对于学子也没有埋怨,只有疼爱。

诗圣用“功名薄,心事违”这六个淡淡的字总结了自己两次最重要的为官经历,这是他在长江之畔留下的思考,也是他带给我们的感动之一。所以我们看着夔门,看着长江的时候,也要回忆杜甫当年的这一份为国家、为百姓的心。

长江中游:英雄之诗

当我们来到长江中游,看到很多兵家必争之地,看到赤壁,你会发现这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之诗。

比如苏轼在今天被称为“东坡赤壁”的黄冈赤壁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看着滔滔江水,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往返穿梭,“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眼前的江水;“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过往的历史。他又看到了“故垒西边,人道是”,这又是现实;“三国周郎赤壁”,又回到了历史。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苏轼看着长江,仿佛不仅是看着一条现实的河流,长江将他的思绪带回了八百年前三国征战的时候。

而杨慎的《临江仙》可能更广为人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同样是这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带给了杨慎很多很多的思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能也启示我们:如果有心事想不清楚,走到长江边,看着江水滔滔而过,或许就没有那么难了。长江也许会带给你一些启示。心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交给时间解决,时间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交给江水去冲刷。这就是杨慎的《临江仙》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更与英雄有关。当年三国的结局,最后是晋朝吞并了天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也是长江之畔发生的动人故事。

长江下游:爱情之诗

来到长江的下游,这里就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水流从湍急流向舒缓,带给人们鱼米之乡,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开展宜人的生活。这里的故事就显得轻灵许多,绮靡了许多。

比如崔颢写的《长干曲四首》中的两首就见证了爱情的初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长干里是南京的一个地名,这里住了很多船家。船家儿女有什么特点呢?他们没有官家儿女那么束缚自己,也没有农家儿女那么胆小,他们更大胆一些、更活泼一些。愿意敞开心扉,在江上与邻近的船家打招呼。

他们在江面行船的时候有了第一次对话:小哥哥,你是哪里人,我听你的口音很像我们那儿的人,咱们说不定是同乡呢。那这个小哥哥是怎么回复的呢?他说:“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个小哥哥就老实得多,他说我很抱歉,好像不太认识你,我从小在九江边长大的。“九江”原指长江浔阳一带,在诗中可以泛指长江。他说,我虽然天天在江上行船,怎么没有见过你呢?他一定是有遗憾的,觉得跟他打招呼的姑娘很可爱,但是可惜我们相见恨晚。所以《长干曲》见证了爱情的初遇。

长江不仅见证了爱情的初遇,也见证了爱情的忠贞。

李之仪在不再年轻的时候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他失去了一对儿女,妻子又去世了,自己也被贬官了,仕途也不顺利。就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来到黄庭坚家里做客,黄庭坚请来一名色艺双绝的歌女杨姝。杨姝弹了一支琴曲,打动了李之仪的心,所以李之仪写了很多词送给杨姝。杨姝一开始对这个看起来总是愁眉苦脸且不再年轻的男子并不动心,但是后来渐渐地被他词中浓烈的相思之意、倾慕之情所打动。他们就结为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度过甜蜜的八年之后,李之仪又迎来了人生中的波折——他的恩师的政敌蔡京又重新上位了。蔡京上位,就开始展开报复,于是李之仪被得了一个污名,说他和杨姝结婚八年生的一子二女不是他的亲生孩子。而他想让自己的儿女得到官荫也被称为是欺君之罪。于是李之仪被剥去官职,并被判要与杨姝分开生活。于是他们一个住在长江头,一个住在长江尾,在三年时间里不可通信,不可见面。这对有情人被分开了,因此有了这首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在一江水的一头和一尾,他们甘苦与共、冷暖相通。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不能通信、不能相见。但是正因为这一江水,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李之仪日夜奔走,到处求告,说他们是冤枉的,终于平反昭雪,他们得以团圆,再也没有分开。这就是词的下半阙,就是“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也是长江发生的非常动人的故事。

而我们的浪子柳永,也许没有李之仪那么专情、深情、长情,可是在这一江似乎很多情的江水的召唤下,他也开始思念自己的情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他在长江边思念佳人,佳人也可能在长江楼畔眺望着他。”

同样美丽的眺望,也在温庭筠的《望江南》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等待总是发生在路边、江边,就像李白想要送别孟浩然的时候,他来到了黄鹤楼上,来到了长江之畔,当孟浩然的船帆已经消失在水天相接处的时候,他依然在痴痴地望着。这就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往今来,长江见证了那么多离别与等待,也见证了人心的坚定、情意的坚定。

江南——长江带来诗的长泽

在这一江春水的流动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诗词意象诞生了,一个属于诗歌的国度从天而降,那就是江南。

韦庄怀念故国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他印象中的江南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而我们历史造诣极高的诗人杜牧,他想到江南,就想到这里发生过那么多王朝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多兵家之争,所以他写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暮色苍茫,江南不仅有最美好的风景,也有最丰厚的文化积淀。

白居易想到江南时会想到江南的潮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这就是江南,这就是长江。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江真的融入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悲欢离合,它似乎可以表达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感触。所有的心情都可以在这里释放,可以借由这一意象表达任何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在长江之畔看到那么多诗歌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关于悲伤,有“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这是王勃在长江之边因不能还乡而悲伤的时候写下的诗句。他觉得长江与他发生了共情,好像知道他心里的悲伤,于是难过地流不动了。而杜甫考虑到无边的国仇家恨,像眼前的落叶一样,是那样的无边无际,走也走不出去,心中的悲愤憾恨就像长江水一样一直在滚滚东流,是那样流也流不尽,所以发自内心说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在长江之边的遗憾和怅恨。

而杜甫最高兴的时刻,也与长江有关。在这里,他写下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就是唐朝的政府军队,终于平息了安史之乱,杜甫收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他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而帮助我回家的,能够让我实现回家梦想的,就是长江。

辛弃疾他哀怜自己的身世,感叹南宋的风雨飘摇的时候,在长江的支流赣江边写下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江就是这样,可以兴起人的情绪,兴起人的家国之悲,让人想要回家。

刘长卿在长江边经历了最美的离别,他是那样的怅惘,写下了“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这是极壮观的与长江有关的离别。

而苏轼有一次喝醉了,说“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想要摆脱这一切的时候,就在长江边的黄州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夜深喝醉还家,站在江边,站在自己的家园门外,而家里的小童没有醒来,鼻息已雷鸣,他听到江声,于是感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江水不仅让人感叹离别,感叹国仇家恨,也让人更加渴望自由。因为江水看起来是那么自由,它洗涤、荡涤了无人的悲欢离合。

这就是《流水济世,长江如诗》,这是我心中的长江之歌,也是我心中的长江的故事。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