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漫游。绍兴的周樟寿,更名周树人求学南京、负笈日本、任教杭州,在北京成为鲁迅,辗转厦门、广州,长眠于上海。他的文字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远渡重洋;他的创作融入网络媒介,活跃至今。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140周年诞辰,南方周末推出“鲁迅之旅”专题。本专题刊用的部分图片,选自中日十座城市的网友投稿——一周前他们拍下生活中“遇到”的鲁迅。
鲁迅轶事
-
俯首的鲁迅
在母亲面前,鲁迅始终是个孩子。一生常要面对冰冷而又诡谲的世界,只有在母亲面前才可以让长期绷紧的心松弛下来,诉诉苦与累、病与痛,甚至可以撒娇一样地让心软成春水。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 -
鲁迅在北京购房花了多少钱?
鲁迅两次所购房产,都不是小门小户,而是独立的比较大的宅院。房价和装修费用,基本和鲁迅的年收入相当。 -
多面向的鲁迅:大数据、民间及东亚的视野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战玉冰应南方周末之邀,用一款大数据软件分析了鲁迅著作和鲁迅相关的研究论文,找到了其中的高频词。结果显示,在与鲁迅相交往的人物中,“章士钊”和“陈西滢(陈源)”出现频次最高,其次分别是“胡适”“徐志摩”“杨荫榆”“林语堂”“梁实秋”“高长虹”。由此不难看出鲁迅的朋友圈或者他文章里最喜欢吐槽的人。 对《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的全部文章“机读”后发现,在与鲁迅相关的人物中,“周作人”一直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
做着好梦的青年
-
与1936年的鲁迅谈青年和生活
2019年5月,鲁迅突然又火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官网上线了检索系统,网友能够检索鲁迅著作、译作和鲁迅研究月刊的全部内容。 -
遇见鲁迅的当代年轻人
当鲁迅还是一名青年时,他经历着与当今年轻人相似的迷茫与低潮,在职业多次变更中辗转找寻自己的位置。在他的年代,没有自媒体,没有网络,要使自己的声音被听见,是更为艰难的事情。而当代青年们,运用新兴技术与艺术媒介,开拓出对话的新场域。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 -
在网络时代阅读鲁迅的年轻人:遇到的事多一点,会更理解他在说什么
名人效应体现在网络流行的各种真真假假的鲁迅语录。文化工作者、鲁迅之孙周令飞回应南方周末记者:人们不过是借此“刷存在、诉心声、耍个性、玩幽默”,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躲进小楼成一统
-
景云里,幽暗时代的一艘船
2019年底,94岁的上海石库门里弄“景云里”,因为房屋征收和改造工作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景云里建于1920年代,鲁迅、茅盾、叶圣陶等文学大家都曾居住于此,他们的故事沉淀下来,成为这个上海里弄的历史底蕴。时间跨入2020年代,景云里将迎来新的过客,留下新的故事。 -
内山书店:“鲁迅会客厅”与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重现内山书店以及内山完造,不只是对一家百年书店的敬重,更是对中日文化交流的溯源。 -
此地颇冷,晌午较温:寻访仙台鲁迅纪念展示室丨最深之水
那些从小在教科书里读到的柔和的鲁迅和犀利的鲁迅,混合在少年记忆之中,而后者的印象更为强烈。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又重新开始认真阅读鲁迅,而此时的阅读,对鲁迅的伟大和深邃的感应也更为绵刻。 -
《藤野先生》里的厦大密码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地上本没有路
-
从中国到东亚:重访鲁迅之旅
在绍兴,鲁迅成了人尽皆知,却又所知不多的“名人老乡”。 鲁迅曾居住过的八道湾十一号却渐渐被人遗忘,经过时代变迁,早就成了一处大杂院,并在2009年险遭拆迁。 “现在鲁迅的画像是越来越清晰了,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出现研究鲁迅的一代大家。与此同时,近年来日韩的研究虽然有些冷寂了,欧美的研究却呈现出让人惊喜的一面。”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 -
中外交流的“鲁迅频道”
在19世纪后期形成并延续到五四时期的中外文化“单向交流”,逐渐变为“双向交流”,鲁迅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主体内容。 “学者们也好,政客们也好,连副总统们都慢慢地意识到他作品的重要性。”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 -
鲁迅的东亚漫游:在中国之外,成为“国民作家”
鲁迅不应该仅仅被看作一个中国作家,他生前的足迹,以及他的作品在东亚的阅读史,成了东亚各城市之间的文化纽带。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