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阔别三年后再成爆款 追求极致的人,都不会被辜负
(9月18日,由青花郎独家冠名的《朗读者》第三季在CCTV-1开播。)
回忆起哥哥去世的那天,64岁的张桂梅泪流满面,因为在北京等待一位企业家的对话,以求对方资助办女高,她错过了和家人的最后一面。
“家里以为我被荣誉弄疯掉了,有些人就说我,她只是为了荣誉。”在《朗读者》第三季的舞台上,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回顾这段往事,她说:“我只是想山里的孩子多能走出去一个,有那么多孩子飞出大山,用教育阻断贫穷。”
9月18日,由青花郎独家冠名的《朗读者》第三季在CCTV-1开播。阔别三年后,终于和观众重逢。
除了张桂梅之外,首期节目中,还有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残奥会领跑员徐冬林、著名作家莫言、国测一大队的郁期青等人。
首位登台的杨元喜院士,讲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故事,在遭到西方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他们用实际行动完成了更为精准的系统。“我们的原子钟精准率达到300万年差一秒的水平,跃上了一个国际公认的新的台阶。”杨元喜在节目中表示,正如他所朗读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种命运攸关的时刻,充满戏剧性,我把它们称为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因为在这个人类难以企及、不朽的时间黑夜里,它们宛若星辰,刺破了黑暗,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评论“首期节目太好哭”。截至目前,有关“青花郎《朗读者》”的主话题阅读已增量3.8亿,全站相关话题阅读量14.6亿,视频累计播放量超7,000万。
近年来,在市场、用户的多重推动下,综艺节目迎来井喷式的爆发,各类节目层出不穷,但开播即在喧闹中销声匿迹的节目也不在少数。而青花郎《朗读者》则在众多节目中突出重围,成为了“清流综艺”的代表。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自2017年首季播出后即成爆款,2018年第二季回归,收获了更为热烈的好评和关注。但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却并未趁热打铁的立即推出第三季,而是在节目正当红时选择慢下来。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和康辉曾透露,董卿为了这档节目,付出了她的全部心血,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
董卿表示,首季节目因为远超预期,因此给了她许多信心和鼓励,她认为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观众需要这样的文化风向标,但同时也对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都问过董卿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停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按照规律每一年做一季?身为制片人的董卿说,文化类节目很难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做季播节目,更是一季比一季难。她坦言自己没有准备好,还没有能拿出比前两季更好的节目,因为不让大家失望比节目热度更重要。
首期节目中,呈现出的董卿与嘉宾们的几分钟访谈,背后其实是《朗读者》团队长达几个小时的聊天采访素材。这期间还不包括嘉宾的多次邀约与拒绝,导演的三次前采,董卿与嘉宾数小时的采访拍摄,再到人物短片、朗读亭、片尾曲的拍摄,以及后期剪辑……正如董卿所说,“为了这次重逢,我们走过了漫长的旅程。”
这与冠名《朗读者》的青花郎之间,亦形成了品牌契合和价值共鸣。一个是经典文化的朗读者,一个是极致品质的追求者。郎酒耗时13年建设了世界级的郎酒庄园,花了8年时间打造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但在酱酒品类快速发展给酱酒企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风口下,坐拥5万吨酱酒产能的郎酒,却坚持慢销售、快生产、快储存的“一慢两快”模式,为充分保障产品的高品质和稀缺性,郎酒在2020年做出酱酒限量销售1万吨,此后每年增加1000吨的决定。
对企业来讲,文化是保持长久活力的根基。在“时代朗读者”们讲述他们故事的同时,郎酒也正在开启中国白酒文化的新表达时代。
“我们能改变世界吗?”董卿在《朗读者》第三季的开场白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谈到,人类在经历困顿和艰难之后,会对自己、人和世界的关系重新作出审视。“《朗读者》第三季,希望在一如既往的人性光辉中帮助大家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