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吉利构建全产业链帮扶新格局
吉利控股集团于 2016 年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现已投入5.5 亿元,帮扶 10 省 20 个地区建档立卡户 17000 余户 30000 余人次。其中,教育帮扶超 13000 人,解决就业超 4000 人,在 20 县 43 村开展农业项目 31 个,采购农副产品 7900 万元。吉利以汽车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以“四轮驱动”开展“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农业扶贫、消费扶贫”,打出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通过“农业扶贫+ 消费扶贫”“教育扶贫 + 就业扶贫”两两联动的模式,使各项资源得到有效承接和转化升级;在推进农业扶贫中注重整合优势资源,构建“资金 + 管理 + 技术 + 品牌 + 销售”的全产业链帮扶新格局,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扶贫工作,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
吉利控股集团秉承“吉利把生产基地建设到哪里,就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的扶贫思想,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农业扶贫、消费扶贫,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产业优势、符合当地实际的企业扶贫新路子。
—、项目实施举措与成效
秉承“吉利把生产基地建设到哪里,就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的扶贫指导思想,吉利将参与脱贫攻坚视为历史赋予企业的使命、党赋予的重要政治任务,确立了“党委主抓、部门协调、基地主办、伙伴协同、全员参与”的企业扶贫协作组织机制,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农户执行、社团监管”的多方参与、贫困户受益的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征集需求、实地调研、制定规划、项目实施、考核评价”的规范化扶贫流程管控,构建长效扶贫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一)主业为基,四轮驱动,稳步推进五大扶贫举措
吉利将精准扶贫作为企业一项重要战略,以汽车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与优势,联动上下游伙伴,在生产基地所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农业扶贫、消费扶贫”,以“四轮驱动”,打出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
通过“农业扶贫+消费扶贫”,既夯实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基础,又兜底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产销结合有效提升贫困群体“造血”能力;通过“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既以技术赋能贫困人口,又依托产业发展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有效激活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两两联动”的扶贫模式,使得各项资源得到了有效承接和转化升级,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注入动能。
1.产业扶贫,“输血”更“造血”
吉利在充分发挥产业规模与优势,联动上下游伙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就业难题。重点推进两大项目:一是2019年10月,吉利对百矿集团进行资产重组,以产业扶贫模式推动百色铝产业转型升级,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向贵阳市慈善总会捐赠6000余万元,新建“吉时雨”贵阳扶贫工厂,为整车厂配套零部件,招聘100名建档立卡户就业,同时每年盈利的40%用于当地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2.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
吉利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帮扶学生超13000人次,其中2019年投入资金1.7亿元,帮扶学生超3500名。
3.就业扶贫,扶志谋发展
吉利要求整车厂招聘建档立卡户占当年新入职一线员工总数的10%,动员配套厂商参与就业扶贫;要求农业扶贫项目优先招聘建档立卡户。现已累计帮扶建档立卡户5000余人就业脱贫。
4.农业扶贫,因地巧制宜
吉利积极推进“万企帮万村”定点帮扶工作,投入近5000万元,在20县43村扶持特色农业项目31个,约帮扶建档立卡户3000户10000人,惠及村民约11000户40000人。
5.消费扶贫,以购代捐赠
“让扶贫更有深度,让消费更有温度”,集团及下属企业优先考虑和常态采购贫困村合作社的农产品,作为食堂原料、职工福利,总采购金额已超过7900万元。
(二)创新扶贫思路,探索企业力量参与扶贫新模式
企业参与扶贫,应是一项持续行为,必须充分发挥和整合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创新思维,构建长效模式。
1.“智、志”双扶,激活贫困户脱贫“原动力”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教育扶贫聚焦“扶智”,让贫困学子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业扶贫聚焦“扶志”,让贫困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有职不贫,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
(1)励志助学计划——圆贫困学子的校园梦
吉利充分利用旗下五所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投入帮扶资金4200万元,招收帮扶10省的建档立卡学生1600余名,免交学费、住宿费等,报销家校往来路费,直至完成学业。学生毕业后,根据本人意愿优先通过招聘进入吉利就业。
同时,为10省就读非吉利院校的11000余名贫困学子,提供每人每年4000~6000元励志助学金,直至完成学业。
(2)企校合作计划——让贫困地区职校学子享受教育均衡
吉利联合旗下院校与贫困地区100余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企校合作,开办260个“吉利成才班”,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000余名,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入学即就业。同时,吉利自主开发“吉时学”线上学习平台,让合作院校学生共享“院校老师+吉利工程师”的双师课程教育,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均衡。
(3)技能培养计划——有技不贫,让贫困户脱贫有底气
“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有机结合,吉利在张家口、湘潭、贵阳、宝鸡、成都等地投入2.8亿元,新建五个“吉时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建档立卡贫困青年、转退军人开展汽车相关的技能培训,结业后可优先应聘进入吉利就业,也可自谋职业。
2.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全产业链帮扶新格局
吉利在推进农业扶贫中特别注重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资金+管理+技术+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帮扶新格局。
从供给侧入手,让农民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壮大一产,引入龙头企业发展二产,将农产品转化为高品质的绿色商品;从需求侧入手,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整合优质电商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瓶颈。
以吉利帮扶雷山茶产业项目为例。吉利捐赠2000万元,流转茶园2000亩,新建拥有绿茶、红茶加工设备的现代化茶叶精深加工厂——雷山云尖公司。“规范标准、订单采摘”,既提高茶青品质,又提振茶农种茶信心,壮大一产。为填补雷山县夏秋茶无人采收、无人加工的历史空白,吉利委托娃哈哈以夏秋茶为原材料,研发一款全新的绿茶纯茶饮料,实现茶叶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提高茶园亩产效益。
二产方面,着力进行供给侧改革,转变思维,以销定产、以市场定产品。吉利整合浙茶集团资源,引入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的绿茶、红茶加工技术,拓宽雷山茶产品谱系、提升产品品质,推出的“雷山云尖”绿茶和“雷山金红”红茶得到了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老师的高度评价。
将“农业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除吉利定点采购、保底消费的方式助推销售外,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邀请媒体、吉利车主、消费者代表到雷山茶园、茶厂实地探访、交互体验,让消费者感知产品的优质地理环境与生产流程,理解“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品牌个性,提升品牌与用户的黏性。
同时,整合优质电商平台进行商业化运作,与故宫文创、抖音、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网易严选、贵高速“最汇购”等平台以联合品牌的运营方式,拉动销量的同时助推“雷山云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2019年试运营期间,雷山云尖公司实现销售额514.4万元,盈利近80万元;202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累计兑现全县茶农茶青款390万元,惠及全县8乡镇茶农16000余人次,其中兑现建档立卡户茶青款130万元,惠及8500人次。
二、经验模式总结
(一)立足主业,发挥资源优势
在全社会力量参与的脱贫攻坚战中,企业是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主体。企业凭借自身在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贫困地区的生态和资源禀赋,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秉承“吉利把生产基地建设到哪里,就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的指导思想,吉利依托自身业务布局,充分发挥集团产业优势,投入上千亿元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地区稳步推进新基地建设、合规运营现有基地,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进驻,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衍生出用工、消费等需求,从而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
企业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不仅仅是依靠资金的投入,更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扶贫的整体效果。吉利立足主业的扶贫模式,将扶贫工作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与贫困地区的双赢,同时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共同参与其中,进而达成多方共赢。吉利通过将企业优秀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技术技能、产业资源带入贫困地区,带动当地干部、群众接收新的理念,逐步融入主流市场,从根本上帮助当地解决贫困问题,从而推动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外协同,真扶贫,扶真贫
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更应坚持“精准”的基本方略,提高扶贫成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增强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防范返贫的发生。
吉利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协调内外部资源,完善扶贫工作体制机制,构建“集团牵头、基地主办、伙伴协同、全员参与”的扶贫模式。吉利集团层面,由董事长李书福亲自领导,明确机构、专门部门、专职人员负责具体推进;基地层面,负责扶贫工作的细化与落实,并与集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由吉利集团牵头制定目标、管控流程,解决了扶贫工作的方向与思路问题;由基地主办,分公司党委统筹领导,各扶贫小组分工实施,上下联动,解决了扶贫工作的人员和管理问题,内部形成一套有序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
(三)扶贫扶智,双向输送人才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建设;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加大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资助力度。吉利控股集团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依托旗下5所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围绕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等方面,帮扶学生超过13000人次。
(四)消费兜底,有深度有温度
消费扶贫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吉利协同集团及各基地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真消费、实扶贫。一是启发消费者的公益心。集团及各公司在食堂原料采购、员工福利采购、内部商城购物等日常消费过程中,通过购买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帮助建档立卡户通过销售增收摆脱贫困,从而“让消费更有温度,让扶贫更有深度”,在不增加企业员工生活成本的同时,又能让全体吉利人参与到看似离得很远的“精准扶贫”中来,帮助员工树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价值观,提升集团内部凝聚力。二是发掘和宣传贫困地区产品的优点。来自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因工业污染少,更符合绿色、生态的要求,但“藏在深闺人未知”。通过消费扶贫,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送到城市人的家中,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同时帮助贫困地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三是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吉利不仅在集团内部以定点采购、保底消费的方式助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而且带动更多外部相关方前往贫困地区开展责任采购与消费,例如邀请媒体、吉利车主、曹操出行用户、消费者代表到雷山茶园、茶厂实地探访和采茶、手工制茶等交互体验,使消费者感知产品的优质地理环境与生产流程,从而理解“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品牌特性,增进品牌与用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