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电影里的诗意与现实
阿巴斯认为,在伊朗的政治环境下,他个人本身就是一种革命,“我的电影没有添加任何‘性’的内容,没有任何政治的内容,我的旅途一直在继续。”
责任编辑:杨静茹
男孩跑上“之”字形的山坡,跑过树林,跑过村庄,跑过一扇扇门,他的脸上充满焦急和无措,天已经慢慢黑了,但他还没有找到同桌的家,当黑夜完全降临时,男孩还在寻找,一个陌生老人陪着他一起走在村庄的小路上。
这是阿巴斯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的故事。夏末,上海迎来了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回顾展。跨越三周的影展呈现了阿巴斯影历里最重要的几部长片和一批短片。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到《生生长流》,从《面包与小巷》到《合唱团》,诗意贯穿每一个镜头。
阿巴斯1940年生于伊朗德黑兰,是1979年伊朗革命后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也是过去20年国际上最著名的伊朗导演之一。除了导演身份外,阿巴斯还一直在进行短诗和摄影的创作。
阿巴斯最初是个画家,但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画家,就尝试做平面设计,包括电影海报,由此开始接触做电影的人。那时他在卡伦青少年教育学院工作,为儿童书籍做插画,之后接触广告拍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广告导演。1969年,伊朗青年发展研究学院邀请30岁的阿巴斯为卡伦青少年教育学院创建电影系,这成了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也成了“伊朗电影新浪潮”的开端。
阿巴斯小时候没想过要做导演,他第一次看电影时11岁,看到一只狮子张开大口,吓得握紧了姐姐的手。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