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90天,航天三人组“落地”倒计时
这是东风着陆场由备份变主场后,首次迎接第一批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员。
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几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山地、盐碱地、梭梭林地、湿地、水域等七种典型地形地貌。遇上风、雨、雪、沙尘暴会更加困难,如果搜索时间延误到晚上,就会难上加难。为此,着陆场预设了六大类三十余项极端情况,并构建搜救战法与应急预案,确保任务准备无死角,任何情况都能应对。
聂海胜成为中国首位在轨100天的航天员。他此前在受访时表示,“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
发自:酒泉
责任编辑:姚忆江
“看样子,天上的神仙要回来了。”
2021年9月15日晚,东风航天城外的停车场上,较往日更加忙碌。司机老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最近接到了不少大城市来的客人。
老孟说的“神仙”,指的是神舟十二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今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的三人乘组,至今已在轨工作已满3个月。如今他们正在进行太空“出差”的最后一项任务——返回。
9月16日早上,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核心舱内有关实验装置和重要物品的撤收。离开空间站组合体前,三名航天员向地面科技人员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人们致谢。
视频中,三人一字列队,由指令长聂海胜报告称,“神舟十二号已经完成在轨驻留三个月的任务,即将返回载人飞船。”
归来倒计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截至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之后,并不是直接返回地球,而是先要承担一项特殊的任务:从空间站组合体的前向绕飞到核心舱下方,与核心舱进行首次“径向交会”试验。此次试验将验证“径向交会”的关键技术,并为接下来要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交会对接打下基础。
9月16日13时3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接下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按计划再入返回,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即将凯旋。
天上“神舟”回,地面搜救忙。依照原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将降落在大漠深处的东风着陆场,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搜救队伍执行任务。
东风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载人飞船气象备份着陆场。这次搜索,也是东风着陆场由备份变主场后,首次迎接第一批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员。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为了圆满完成返回舱搜索、迎接航天员凯旋,着陆场系统作了全面细致的准备。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称,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几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山地、盐碱地、梭梭林地、湿地、水域等七种典型地形地貌。如果遇上风、雨、雪、沙尘暴会更加困难。如果搜索时间延误到晚上,就会难上加难。
为此,着陆场系统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各类天气、昼夜不同时段等因素,预设了六大类三十余项极端情况,并构建搜救战法与应急预案,确保任务准备无死角,任何情况都能应对。
2021年8月下旬,航天员聂海胜曾在媒体采访中介绍了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他提到,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