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村迤沙拉:村民自称祖先来自南京
明朝的“移民实滇”,是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内地汉民向边疆地区的迁徙,并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从此,戍边将士心怀无奈和落寞,留在了横断山腹地。这是个人的悲剧,却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机遇。
责任编辑:杨嘉敏
伫立在攀枝花市迤沙拉村悬崖处的观景台,凭借极为开阔的视野,既可饱览与攀西大裂谷奇观,又可领略金沙江在崇山峻岭中腾挪蜿蜒的风采。
攀西大裂谷深处的迤沙拉村,是彝族支系俚濮人的一个聚居地。在这里,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他们父系的祖先,在中国一场特殊的移民运动中,来自遥远的扬子江畔。
“洪武开滇”翻新篇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九月初一,应天府(今南京市)奉天门前,旌旗漫卷,刀枪如林。从柳树湾(今南京市的蓝旗街和御道街一带)集结而来的征南大军,整装待发地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检阅。
这是一次完成统一大业的重大军事行动。城楼上,朱元璋气吞山河,挥手遥指彩云之南。城楼下,鼓角齐鸣,将士誓死出征的呐喊声震天。检阅完毕,受阅将士们万万没有料到,朱元璋竟然步下城楼走出城门,亲自为他们赐酒饯行。
自此,浩浩荡荡的30万大军,在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的统率下,踏上平定云南之路。史称“洪武开滇” 的历史大幕,由此徐徐拉开。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初,云南平定。《明通卷》载:“洪武十六年三月甲辰,诏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班师,留西平侯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
沐英留镇云南,除其在关键战役曲靖白石江之战立下首功,更因其和明朝皇室有着特殊的关系。他作为朱元璋的义子,八岁就被收养,自小就与太子朱标关系甚好,也深得马皇后赏识,后跟随太祖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由此,沐英登上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的中心舞台。他不遗余力地执行朱元璋“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他将麾下约16万军户全部留下,实行就地屯垦戍边,又两次亲自返回江南,征募汉民入滇。
明朝的“移民实滇”,是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内地汉民向边疆地区的迁徙,以致汉族人数在云南总人口中占多数,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明朝也成为中国历代对云南开发和经营最为成功的一个王朝。
此后,明朝政府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并规定:娶了彝族妇女的士兵,只改族属不改姓氏。迤沙拉作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