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去来处》与核泄漏之后的世界:“前进没有方向,回归亦没有家园”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9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核泄漏事件之后的福岛。附近部分区域逐步解禁,但大多数居民拒绝回迁。 (《无去来处》剧照/图)

震惊世界的核灾难发生后,Maria和姐妹们回到了切尔诺贝利。她们的村庄被划为禁区,白天士兵不让进,只能在夜里偷偷回去。这里没有医院和商店,也没有教堂可以祷告,居民们像游击队员一样度过了许多年,政府不再管了,他们通上了电,不时有游客带些食物来拜访。

赵亮见到Maria的时候,她已经八十多岁,一起回来的老太太们相继去世,整个村子只剩下她一个人。他跟着当地导游进去,第一次下着大雪,Maria静静地坐在家门口。第二次已是夏天,见到Maria的第一眼,她依然坐在那里,同样的位置,两个镜头几乎一模一样。

“老太太怎么一个人过了三十年,她怎么熬这个时间?”赵亮好奇。

常年独自生活,Maria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嘟嘟囔囔。更多时候她什么也不做,只是托着下巴发呆。因为语言不通,大多数时候赵亮只是把摄影机摆在那,人全都出去了。小钟表滴滴答答,Maria这里坐坐,那里坐坐,过会儿就躺下了。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一位幸存者这样描述:“时间过得好慢好慢,就像童年一样。”对方还说,老了只能等待死亡,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村里没有牧师,没有人听他告解。

赵亮从1990年代开始创作纪录片,《罪与罚》《在一起》《悲兮魔兽》等作品多次入围国际电影节并获奖,一直以生猛的独立影像记录中国社会。2017年9月,他在位于中朝边境的家乡丹东拍摄,忽然发生了地震,屋子剧烈摇晃,午睡中的家人慌忙跑下楼。

后来看报道才得知,起因是朝鲜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也是系列测试以来威力最大的一次,中国环境保护部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

“我们都知道切尔诺贝利爆炸了,福岛爆炸了,其实我们觉得离我们很遥远,远方发生多大灾难,我们就是听个新闻而已。”赵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但一旦要把这个东西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你的家乡,你会觉得那么好的一片土地,将来有一天真的出事故,那就完了。”

赵亮用三年多拍摄了纪录片《无去来处》,追溯全世界核灾难的历史,并记录了现状。2012年,由于严重的雾霾,赵亮驱车环游中国,寻找与环境有关的拍摄主题。从那时起,他的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长衫赵子龙
回复

长衫赵子龙

2021-09-13

我想看看天津爆炸事故后续报道。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09-13

无去来处的,还是一个原因是,人生太过短暂,而且,又还必须去了解的,对于经历过的;还有心理层面的,至少是在记忆着的。

189****1216
回复

189****1216

2021-09-13

若没有现代工业,很多人都会没饭吃,没衣穿。保护生态不能过于偏激。

138****4022

2021-09-12

有饭吃,有衣穿,非要搞工业,人类的贪婪必将毁灭自身!

138****4022
回复

138****4022

2021-09-12

有饭吃,有衣穿,非要搞工业,人类的贪婪必将毁灭自身!

话不多先生

2021-09-12

若生态自觉的人能够多起来,世界本不该这么复杂。 就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真的属于未来吗?

话不多先生
回复

话不多先生

2021-09-12

若生态自觉的人能够多起来,世界本不该这么复杂。 就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真的属于未来吗?

133****0066
回复

133****0066

2021-09-12

在哪里能看这部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