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路 | 100张中国脸
人生本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有一群人,更是把#艺术之路#实践得淋漓尽致。他们以音乐抚慰灵魂、助力国风舞蹈“破圈”而出、把机甲拼出万物形象、用纸张雕琢无限可能......他们拾掇生活精粹,让美学在生活中沉淀。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冯翔(职业音乐人,音乐治疗师):希望人人都可以用音乐抚慰灵魂
2020年,疫情肆虐武汉的时候,本地音乐人冯翔的《汉阳门花园》不知唱哭了多少人,又抚慰了多少人心。
冯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武汉,听众总会亲切地叫他“翔叔”。他曾“北漂”十年,原来还学过医,在“六角亭”做过精神科大夫,现在则有着两个身份:职业歌手,音乐治疗师。冯翔希望,可以用他一生挚爱的音乐,来抚慰人们焦躁不安的心。
2.李晓勐(二幕舞集影像舞蹈创作者):让年轻人爱上国风舞蹈
作为前香港舞蹈团(HKDC)舞蹈演员的李晓勐还有另一个身份——二幕舞集影像舞蹈创作者,代表作为《白鹤梁神女》等水下舞蹈。在她的作品里,每支舞蹈视频都是由她原创编排的,是风格不同的国风舞蹈,她精心演绎每一个作品和每一个角色。
李晓勐一直在努力尝试用影像加舞蹈的表现形式,将传统古典舞所蕴含的文化融入当下青年热衷的流行文化,打造出了富有青春活力的新国风舞蹈。
她愿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走出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并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风,爱上国风。
3.乔小刀(造房子的民谣音乐人):一手音乐一手建筑,将艺术回归生活
乔小刀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等多重身份,昔日曾和侄女组建大乔小乔乐队,发表的《消失的光年》、《小乌龟》等作品广受民谣乐迷喜爱。
他是一个痴迷造房子的音乐人,现在手里的吉他已经换成铁锤,在丽江创造“荒野之国”,穿梭在一栋又一栋自己亲手建造的、可以移动的、满含创意的艺术小屋之间,诉说自己的诗意和自由、童话和理想。
4.孙世前(中国机甲之父):以机甲为载体承载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
孙世前被称为中国机甲之父,他也是中国第一台实体机甲“大圣号”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将长城变形成中华巨龙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经发布便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作品数次登上央视春晚。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机甲创造,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2014年,孙世前将十二生肖的元素融入中国机甲艺术,为了增强故事性和共鸣感,他撰写它们的故事,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十二生肖,未来打算将之影视化。除了十二生肖机甲系列,中国古建筑机甲系列则是将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机甲中。做中国机甲开拓者,以机器人为载体承载中华文化,并向世界展示,这是其工作室的使命,他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机甲。
5.温绮雯(纸艺艺术家):探索纸的艺术可能性,颠覆大家对传统纸艺的固有印象
在大家的认知里,纸与水是不相融的,但温绮雯的大型水下纸艺展览《逐流》,把不可思议变成现实。自9岁开始,温绮雯学习画画一直到大学,大学期间发现对纸艺情有独钟,自此不能自拔。
借助剪、雕、折、揉、刮等各种方式,融入新科技手段,温绮雯将纸艺演绎到某种极致。她将纸的艺术延伸到各个领域,涉及时尚、汽车、网络、科技等各大品牌。如今,每次温绮雯出席活动,都会戴上自己设计的纸艺首饰。
6.魏雪漫(歌手,公益组织“一个母亲”创始人):声临其境,以音乐疗愈心灵
多数人知道魏雪漫的名字,多是来自于“中国好声音”或者“百变大咖秀”。六年前,魏雪漫被身边独抚母亲彰显的力量所感动,决定成立“一个母亲”公益组织,发起“独自抚养心理支持计划”,为妈妈们做点事情。
她所创办的母亲赋能社公益电台,收听量超过75万人次,共录制母亲讲座四十余期、“雪漫读绘本”近百期。连续三年,魏雪漫每周都会去录音棚为孩子们读绘本,风雨无阻,在荔枝FM的“雪漫读绘本”栏目有近60万人次收听。成立妈妈社群,人数近5000人,开展微课上百节,法律在线咨询时间600小时,服务超过2000人次,开展面向独抚妈妈的心理重建小组,深度支持超过300人。
7.张雷(向质朴建筑学习的设计先锋):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探究建筑的生命力
2009年,张雷被评为“全球20位最有未来影响力的青年建筑师”之一。12年来,他不忘本心,坚持“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设计“接地气”的本真建筑。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设计大师”称号,曾荣获第三届“瑞士建筑奖”(Swiss Architectural Awards)提名、首届“自然建筑”最高奖“实践成就大奖” 入围奖。
在强调“设计感”的潮流中,张雷推崇“自然而然”的建筑准则,多次深入乡村考察,从乡村生活中汲取灵感,建造最实用的房子,并从更长远的层面思考乡村建设,搭建更好的城乡互联平台。
8.张文&杨毅弘(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共同设计者):“琮琮”、“莲莲”、“宸宸”,传递和平与友谊
张文和杨毅弘同为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夫妻两在带着女儿出门踏青时,因良渚古城遗址灵光乍现,打算用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来代表杭州乃至中国形象。
为此,夫妻二人反复琢磨女儿的动作和表情,将这些作为灵感,转化到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表情、动态中去,并融合杭州文化景观特色,设计了三个机器人“琮琮”“莲莲”“宸宸”,既体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又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和平与友谊。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