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头条播报 | 留学“人设”生意:流水线镀金和“虚假的同情心”

在每期的《南周头条播报》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当周重点报道的作者,以音频口述的形式,为你呈现不一样的头条视角,包括独家解读、报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荐等。

在这里,有解读有新知,有温度有思考,在这里,“听”懂中国。

责任编辑:周凡妮

*点击播放,收听本期南周头条播报·记者解读

“当参与课外活动变成了目标为导向时,科研、旅游、公益活动,无论什么,参加的目的,都不是活动本身,而是达成升学、出人头地的手段,由此一门打造人设的生意也就随之兴起。留学看起来是多元的选拔,却也成了另一种类似应试的严苛选拔,本应该是素质教育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个面目相似的履历。

在《留学“人设”生意》主稿里,我最好奇、也最想表达的一个关键词,叫做“虚假的同情心”

其实最早让我关注到这一行业现象,是在微博上看到一位人类学博士发文说,有一位朋友是做新媒体的,不久前遇到一位老板,他的儿子要出国申请影视专业,希望能花钱找人拍一部少数群体权益相关的纪录片,并说“这样肯定能申请上。”

留学“人设”生意,到底是一门什么生意?本期头条播报,给你答案。

点击即可收听本期《南方周末》电子报

(2021年09月4日第1958期)

————————————————————

音频完整版文字:

南方周末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本期封面报道《留学“人设”生意》的作者付子洋。

本期的头版文章《留学“人设”生意》,讲述了近年来留学中介市场中的一门打造人设的生意。

这则报道的由头,和我不久前看到的两则新闻有关。第一则,今年8月,中国探险协会发布声明,有一位16岁的北京学生,在最近一次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项目中不幸身亡。有媒体采访了解到,这名不幸遇难的学生,参加这次活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