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瓜,吃着吃着就成了一篇论文
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论文不敢写的。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奥运会让冲浪网友们心情激动,也让赛出精神的运动员们圈粉无数。在大展神通霸占热搜的各位选手中,有一位凭借着清奇的画风迅速吸引了小南的目光,那就是在奥运会上创造新纪录的苏炳添。短跑赛道上的苏神让人望尘莫及,但生活中的苏神看起来触手可及。不用怀疑,你尽可以大胆开麦:我和苏神也有共同点——写论文。
有什么能难住亚洲飞人?--写论文 事实证明,跑得再快也逃不脱被论文支配的恐惧。提起论文,恐怕不少人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枯燥、头秃、让人熬夜修仙欲生欲死。但实际上,作为好奇心的产物,论文堪称人类脑洞的集合体。 在论文的宝藏世界里,有人把东北二人转和美国黑人hip-pop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让读者见识到什么叫做打破次元壁,果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谁看了不想大喊黑人兄弟一声老铁。
有人研究“雨天行走如何减少淋雨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没带伞不知所措。
有人研究“董事长自恋是坏事吗”,万万没想到领导的自恋程度还会关乎企业的发展。
董事长:你礼貌吗???
国外也不甘示弱,有些人表面上是华威大学年轻有为的经济学讲师,背后却在单身三年之际激情研究“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用公式严谨论证在英国遇到梦中情人的概率只有二十八万五千分之一,找不到女朋友才不是自己的锅。
然而作者论文发完三年后就喜提结婚
被毕业折磨的时候可没想到有一天快乐竟然是论文给的!原来知识的海洋不止是学海无涯的艰难泛舟,更有充满脑洞的快乐源泉,那今天,不如和小南一起来开始一场奇趣论文大赏吧!
入门级:高级吃瓜 谁说做学术只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吃瓜前线也活跃着学术人的身影,他们能把平平无奇的瓜细细剖析,让你吃出高度,吃出深度。 比如最近吴姓艺人的瓜,从顶流明星秒变普法达人(被动),娱乐背后沉重的真相让人不禁为之反思。不少网友借机回忆起5年前掀起风波的小G娜事件,对于当时吃瓜网友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八卦新闻,没有人会想到五年后事情将发生惊天逆转。同样的事件,不同的结局,五年前武汉大学的一篇论文堪称一针见血,看破了其中的玄机。 在2016年一篇名为《从私人道德到普遍权利 : “吴亦凡事件 " 中的群体极化与舆论转换》的论文中。作者从“小G娜”事件入手,深入浅出分析了网络舆论的转变。这篇论文犀利的分析不仅回答了吃瓜网友们常见的疑惑,更揭开了水面下的冰山。
比如“为什么粉丝群体非常盲目?一定要罔顾事实守护全世界最好(存疑)的哥哥?”,相信常年冲浪的网友一定冒出过这样的问号。论文里用了一个词形容这种粉丝现象——群体极化,意思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观点”。作者指出,言论极端就是群体极化的重要表现。虽然对旁观者来说极化令人反感。但对于粉丝来说,极化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确立边界、保证内部稳定。简单来说,通过极化,粉丝内部的凝聚力增强,粉丝也获得了稳定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风浪越猛,粉丝却愈加坚定地与外界对抗。 另一个困扰人的疑问大概是“为什么五年前和五年后类似的事件却收获了不同的结果?”除去客观的法律证据,这篇论文还让读者看到了另一个原因——公众讨论从私人道德向公共领域转变。在五年前的事件中,舆论的大潮聚焦于当事人的私德,大家的讨论最终遗憾止步于明星八卦,网友们的谩骂也干扰了对事实的讨论。作者在结论中也指出,群体极化现象增加了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讨论转变的难度。 对于如何才能让这种转变发生,作者在当时并没有答案。不过五年后的今天,有了新的案例,新的进展,或许这种转变可以为粉丝和舆论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当网络的声音纷扰不断,想要看清水面下的世界,不如跳脱复杂的舆论场,去追追论文更新。
进阶:颠覆认知 要问当代青年最怕什么?“催婚”绝对榜上有名。如果家长还没有催婚,那一定是在催相亲的路上。如果是女孩子,大概还会时不时被人diss“剩女”,更有甚者常年把“女博士”归位第三类(拒绝侮辱用词,从我做起)。 毕竟传统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还未根除,女生越读书越嫁不出去的偏见还甚嚣尘上。对此,南开大学的一项研究堪称最强打脸。
在这篇名为《中国高学历女性的“幸福单身”——对单身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经验研究》的论文中,两名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员深入分析了中国家庭跟踪调查(2014)的大量数据,他们重点关注了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学历女性,并控制单身(未婚和离异)变量。 结果表明,单身高学历女性的幸福感比已婚高学历女性更高。另外,单身高学历女性在外貌水平、整齐程度和聪明机敏方面优于已婚高学历女性,说明单身者在这些方面并不存在劣势。同时,单身者收入显著高于已婚者。综合来看,这些单身高学历女性在不存在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保持单身,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们自主选择了保持单身,而反过来,单身状态也并没有降低她们的幸福感。 但同时,数据也表明非高学历女性状态有所不同。对于非高学历女性群体,单身会显著降低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这个结果堪称颠覆了传统中“女博士”“呆板守旧”的偏见。作者表示:“保持单身状态并非在婚姻市场上不受欢迎,而更多的是因为自我的心理独立与事业上的高竞争力而追求的一种更幸福的生活状态。” 由此结论出发,作者建议:社会面临巨大的生育压力时,保障女性的权益,用增加男性产假陪护时间等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高学历女性结婚后生活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毕竟增加婚后幸福感才有可能增强结婚意愿。 下次再遇到催婚的外界压力不用慌,大数据告诉你,提升自我,单身也可以很幸福。
终极:我写论文(❌)论文写我(✅) 有些人在写论文,有些人则早已被写进了论文。当你还在为论文的独创性绞尽脑汁,有人已经掌握了独门秘籍。 比如在奥运会上再创辉煌的苏炳添在跑道之外竟然还有一重身份—暨南大学副教授。作为优秀的短跑选手,他直接将自己当作例证写进了论文里: 有人说大龄运动员只能早早退役?他写论文告诉你:“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s的世界级成绩。”
最强笔者 有人写论文总担心数据不准确?苏炳添表示并没有遇到这种问题,不准的话我再测一遍。 比你跑得快的人发论文还比你多,这波操作在大气层。苏炳添实力了诠释什么叫最强凡尔赛,文体两开花。 当然不仅体育界人才辈出,文化界也不甘示弱。 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曾经创作出经典的旋律串起几代人的记忆,《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更是传唱至今。2003年黄霑在港大提交了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从音乐创作和社会学的角度梳理了1949-1997半个世纪香港流行乐的脉络。 在这里,他不仅把自己的歌曲写进目录里:
还把自己的合作伙伴许冠杰当成研究对象反复分析:
谈及新技术还不忘暗暗diss一把表示自己的不满:
看黄霑的论文,仿佛随着他的目光重新审视一遍香港音乐的起伏兴衰。作为读者作为听众,我们漫游了那些记忆中的旋律,也看到音乐背后更加宏大的时代和社会。而作为亲历者也是旁观者、记录者,作者则在结尾留下了这样的感慨:
“本文作者执笔的时候,时常翻听这数十年的港产音乐声音,感觉有时如在昨日,有时却也恍如隔世。也许,能在这几十年,亲逢其会,作为听众,作为作者,作为研究人,投入其中,已算有幸。正像罗文1978年唱的《强人》结句一样:‘莫记此中得失,不记恨爱相缠,只记共你当年,曾经相识过!’” 正如黄霑从音乐里跨越了岁月,重温了感动,论文作为记录的载体也同样有着超越时间的魔力。 那些不会随着时间黯淡的创意,那些用奇思妙想和坚实数据书写的文字带着每一个作者的努力传递给每一个读者知识的奥秘。 论文从来不是一座充满壁垒的象牙塔,而是由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构筑的知识宝库。
没有什么疑惑是一篇论文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篇。
参考资料:
1.Man behind 'Why I Don't Have a Girlfriend' theory to marry
https://www.today.com/news/man-behind-why-i-dont-have-girlfriend-theory-marry-6c10069890
2.Why I don’t have a girlfriend: an application of Drake Equation to love in the UK
https://www.speedmagazine.ph/wp-content/uploads/2018/02/why_i_dont_have_a_girlfriend.pdf
3.中国高学历女性的“幸福单身”——对单身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经验研究,2019,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CJYJ201904005&v=EunI%25mmd2BUbcFC0XQ3LIni2BBihtmWg6sYKC2OP6JwRHlGHXelcpzcer%25mmd2FGBLukjQZEJv
4.从私人道德到普遍权利:“吴亦凡事件”中的群体极化与舆论转换,2017,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8&filename=XWDK201723057&v=FaMgAiPxXdAXe5Z9ofOyqznimynsE81ib0yR66Z7LGVWQyyJGXSNFMFA8xltS45U
5.豆瓣小组“趣味论文大赏bot”,
https://www.douban.com/group/725949/?dt_dapp=1
网络编辑: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