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集采弃标的华北制药:亏损面持续放大,高管变动频繁
华北制药因产品弃标集采收到了罚单。
日前,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注意到,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出公告,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中选企业华北制药,在8月11日放弃中选资格,在山东省未能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被列为“违规名单”。根据处罚,华北制药在未来9个月被取消国家集采申报资格。
针对相关情况,南都记者23日致电华北制药证券办,对方称相关情况已公告为准。
据南都记者了解,这也是国家药品联采办,对集采弃标企业开出的首张罚单。
受此消息影响,华北制药8月23日收盘股价跌停报9.11元,相较去年8月最高位20.21元几乎腰斩。
南都记者注意到,华北制药近期业绩可谓“频繁波动”,其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再度陷入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而布洛芬弃标集采,是新任董事长上任不到一周后发生的。
布洛芬中标销售额翻近6倍,称弃标是产能不足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第三批中标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企业,分别为上海信谊天平药业、珠海润都制药、南京易亨制药以及华北制药,其中华北制药中标价格为4家企业中最高,为0.268元/片。该产品供应包括山东、陕西以及湖北在内七个省市,其中首年的协议采购量为7975万粒,而断供的山东首年协议约定采购量为2511万粒。
根据华北制药8月22日晚间的澄清公告显示,自去年11月开始执行中选结果至今年8月20日,华北制药共供应药物1585万粒,其中山东的实际供应量为365万粒。
针对产品断供原因,华北制药方面声称,是现有产能不足,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加之疫情影响,导致公司无法保障正常供应”。8月11日,华北制药经与山东省医疗保障局沟通后,提出了放弃中选资格。
不过,南都记者发现,华北制药的洛芬缓释胶囊中标后,对产品的销售额确实带来较大影响。该公司称,布洛芬缓释胶囊2020年销售收入为50.22万元,占该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0044%;今年1至7月,该产品销售收入293.81万元,相较去年销售额去年增长了5.85倍左右。不过华北制药方面声称,“(药品弃标)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华北制药方面表示,将加快推进布洛芬缓释胶囊扩产项目的审批进度,力争9月底前完成审批,“扩产后预计年产能力达1亿粒”。
目前,华北制药断供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已由其他企业补上。近期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相关通告显示,珠海润都制药为替补企业。
新董事长上任一周就放弃集采,业绩承压高管变动频繁
业界分析认为,华北制药布洛芬出现弃标,除了自身产能原因外,原材料价格等成本上涨,也是制约药物生产的因素之一。
根据2020年华北制药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成本达72.8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8.46%,增速远高于该公司的营收增速(0.31%)。南都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成本增幅有加速的趋势,在今年第一季度,华北制药营业成本为17.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9%。
与营业成本增长相对的,华北制药的净利润出现下降。
南都记者透过华北制药2020年报注意到,因多因素影响,即使净利润显示盈利,华北制药扣非净利亏损6191.29万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双亏损,净亏损为5719.99万元,而扣非后的净亏损达到7286.03万元。
近年来,华北制药的业绩可谓是频繁波动。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化学药物制剂企业,主营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心脑血管及免疫调节剂、维生素及健康消费品等领域700多个品规。
以华北制药的营收为例,南都记者注意到,自2013年创下了124.38亿元的最高位后,该数据出现“下滑又反弹”的趋势,而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波动较大,尤其是扣非净利润,更是在盈利和亏损之间“反复横跳“。
在业绩承压下,华北制药的管理层也是变动频繁。从2016年起至今5年,华北制药就换了4任董事长,其中,现任董事长张玉祥是今年8月5日正式上任。南都记者还注意到,相比此前该公司以能源出身的一把手,张玉祥出身于制药行业,按照日期计算,宣布断供布洛芬缓释胶囊是张玉祥上任不到一周的决定。
除了董事长换人频繁外,南都记者还注意到,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高管刘文富、周晓冰和王立鑫递交书面辞职信。其中刘文富为该公司副董事长,周晓冰为总经理,王立鑫是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
当然,因弃标而丧失9个月参与国家药品集采的华北制药,业绩影响如何?该公司表示,鉴于国家第六批药品集中采购的拟集采产品等信息尚未公布,“尚无法预测至2022年5月10日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活动及入选产品的销售情况等对公司的影响”。
网络编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