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证监会点名,“雪球”风险有多大?

根据兴业研究近期的报告测算,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市场的雪球产品规模约在1500亿左右,这部分增量主要源于2020年二季度疫情后。未来市场能有多大?报告给出的“雪球”规模上限约为2万亿。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顾策

(小尘4x/图)

一场可能危及投资者钱袋子的风险被“扼杀”在摇篮里。

2021年8月中旬,一份证监会下发各券商的监管文件流传市场,一款名为“雪球”的投资产品遭监管点名。文件要求券商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并提醒各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雪球”的产品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属于场外期权。年化票息高达15%-20%。高收益、低风险,还可以随时退出,是机构的宣传语。

这更像是销售人员的“话术”。信托、私募基金、理财公司等机构通过向券商定制雪球产品,加以包装后吸引投资者购买,给投资者这是一款“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错觉,其底层资产实质仍是期权这类金融衍生品。

支持者认为,“雪球”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股市横盘震荡甚至下跌时,投资者都有可能获利,丰富了投资工具。目前监管对个人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有极高门槛,雪球无疑给个人投资者一个“绕过”门槛获利的机会。

但机构放大了产品优点、忽视极端风险下投资者巨额亏损的可能。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这类产品往往是对冲基金等机构的对冲工具,因其高风险和高波动特性,个人投资者鲜少涉及。

“雪球”在国内的意外走红,顺应的是资管新规下国内理财产品的转型之路。但如何平衡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风险?

投资者“滚雪球”

老到的投资者都知道“滚雪球”这个字眼,这是“股神”巴菲特传记的书名。

2021年初,A股在经历疫情后大幅回暖,指数一路上涨,一家信托公司的理财经理向张峰推荐了雪球。“号称年化收益将近20%,虽然不保本,但这两年没有出现过亏的。”据他回忆。

张峰属于“高净值”人群,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是信托、私募、理财公司的目标客户。投资经验丰富的张峰起初并不相信“包赚不赔”的投资,但理财经理信誓旦旦向他表示,过去两年,没有一例亏损。

张峰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