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毕业生眼里的县城教育若干断面

县城没有发达的素质教育产业反而有素质教育盖章服务业。每到开学季,不少文具店餐馆都挂出招牌来,“勤工俭学盖章,一次一块”。一些卖水果的阿姨,则是盖个指印一块钱。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一名老师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图文无关)。 (新华社 陈欣波/图)

我希望向大家介绍县城教育生态,缘起于对两会教育提案的浏览。我发现很多来自大城市的代表,其教育提案基于大城市的教育生态是合理的,施加到县城农村则有些脱离实际。个别教育政策也是如此。

我真心希望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呈现给大家真实的小城教育,为久居都市而关心教育的人们,补充一些断面,呼吁大家用更全面的眼光分析教育,也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们也能阅读到本文,看看理论的实践情况。

低效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综合能力。但在县城教育的现实中,投入了一定资金的素质教育却因种种原因近乎无效化。

研学旅行方面,那些经过官方认证的研学基地,社会期望就是寓教于乐。然而,实践起来,却变成了有乐无教。比如让同学们去插秧,体验中华农业文明,就是给大家发一些苗,让大家随便插下去。首先,插秧的步骤其实很复杂,这样瞎插就是在误导学生。其次,插的过程中一点科普也没有,就是尬插,然后教官疯狂拍照,老师疯狂摄影,以证明这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活动极度缺乏递进性,无论是小学生来还是初高中生来,他们提供的项目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每年会有一些新花样。

我个人认为,这些与探险、露营、挑战有关的项目,纯粹就是游乐场性质的,这些拿了资助,包着研学基地外衣的“游乐场”,在根本没有把教育任务按承诺实践的情况下,把本来就将研学当做玩的学生们搞得快快乐乐,乃至允许餐厅成为手游大厅,也就完事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马臻
回复

马臻

2021-08-25

作者真的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去年福建高考的高分学生当中,也有同名同姓的一位。

蓝石头
回复

蓝石头

2021-08-23

期待作者成长!

路人甲
回复

路人甲

2021-08-22

分析教育确实不能仅仅考虑内容是否理想,更要综合社会因素进行分析,他的思路很好

明日春风
回复

明日春风

2021-08-22

我曾经也是在县城读书的学生,这篇文章确实很契合县城的实际,很多城市教育理念确实很难在乡村县城实现,反而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凉菜不能吃
回复

凉菜不能吃

2021-08-22

文章真的切切实实地反映了一个小县城的素质教育,在一个县城素质教育都落实成这样了,何况在县城以下的小城镇政策的落实到底又会多么糟糕😰,如今的素质教育不仅要落实到底,而通过什么方法来核实以及像电影等媒体该如何引导都有待教育界的专家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深究以及努力!中国的素质教育在走向正轨,当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需要像作者这样的人来指出素质教育的不足,也需要更多的这样的文章涌现,这样我们能深度理解教育,可能让如今“快素质教育”离我们远去,获得真正的素质教育。总之这是一篇很现实又很有深度的文章,希望作者继续努力,用更好的文笔,更客观的视角,来陈述教育界的事实,期待作者的下一篇文章。

180****3337
回复

180****3337

2021-08-22

当学校有等级、当校长有级别、当非教育背景长官依然主政、当教育相关沦为行业底层,谈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

156****7311
回复

156****7311

2021-08-22

单纯的同学,你以为教育专家们不懂这些?

山水之间
回复

山水之间

2021-08-22

对的。 理想化的教育模式,难以有理想化的社会效益,有时甚至是对公平发展与社会良性流动的冲击。真正合宜的教育模式,必须是契合社会发展程度的,考虑到社会的资源不均、贫富不均的,普遍可行性的(普惠的)。这样一来,即便这种教育模式有一些瑕疵,却维护了全社会的发展利益。

行客

2021-08-21

要认识到国内厌学生群体之庞大,而且大部分并非学习压力导致。——说的很深刻,也很正确!望遍各县城和乡镇普遍存在早就辍学的学生!另外,还有在校的学生,无意义的应付一些上级强制布置的任务——比如出现了一个“掌上综素”app,称与学生升学毕业息息相关,本义是让学生在实践后填写,但99.999%的学生就是从网上搜一些文字和图片填写上去,并且基本上百分百都是家长给填写,变相成了每一位家长疲于应付的任务!——初中的学生根本根本就不会啊!这样的“掌上综素”毫无意义!真不知道上级脑子出了什么问题,或是这个软件又给了相关负责人什么好处?!!!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表现,真的要被一个app捆绑束缚吗???真的让人嗤之以鼻,无可奈何,疲于应付,甚至恨之入骨!

山水之间
回复

山水之间

2021-08-22

非常赞同。最高档的对于全社会发展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最近托亲戚的福住了一晚某知名山庄,如果把贵族式素质教育往全社会推广,就好比要求全社会都住高档酒店,有的人住得起,有的人住不起,于是社会的断层就会拉大,矛盾就会激化,于是背离教育的普惠初衷。

成都无影脚

2021-08-21

高中生有这样的见识,值得赞叹。对于小城镇或者农村孩子而言,各种素质教育往往是缘木求鱼,但是他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习,努力求知,为以后的生活进行铺垫。大城市和小地方生活差异之大,基本可以用魔幻来形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克服差异,需要小地方的孩子有更好的技能,更坚韧的性格,更强的学习能力。一刀切和精英思维只能毁人,不能树人。

山水之间
回复

山水之间

2021-08-21

教育问题不仅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更是怎样发展社会的问题,必须要兼顾教育方式的社会效益。当一种理想化,比如高度的素质教育,因为成本问题,无法普惠,甚至会在贫富分化的社会基础下引发教育质量分化,进而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恶化贫富分化),那么,我们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有一点缺陷,但能保护社会公平,保障教育普惠的育人体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那样的需要高考促进社会的阶层流动,高考所促进的教育流动,又无比重要地保护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什么样的人地问题,更是如何更好发展社会的问题。

小象
回复

小象

2021-08-21

没看懂他在说什么,很表浅。大城市的老师到处转其实对当地教育没影响因为平均水平都是高层次,教育差的地方再轮转就更差了,教师只能逃离

若水
回复

若水

2021-08-21

教育改革非一日之功,文中提到的教育政策的出台有些确实脱离实际,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注意。高中生有这样的认识,值得赞叹

行客
回复

行客

2021-08-21

要认识到国内厌学生群体之庞大,而且大部分并非学习压力导致。——说的很深刻,也很正确!望遍各县城和乡镇普遍存在早就辍学的学生!另外,还有在校的学生,无意义的应付一些上级强制布置的任务——比如出现了一个“掌上综素”app,称与学生升学毕业息息相关,本义是让学生在实践后填写,但99.999%的学生就是从网上搜一些文字和图片填写上去,并且基本上百分百都是家长给填写,变相成了每一位家长疲于应付的任务!——初中的学生根本根本就不会啊!这样的“掌上综素”毫无意义!真不知道上级脑子出了什么问题,或是这个软件又给了相关负责人什么好处?!!!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表现,真的要被一个app捆绑束缚吗???真的让人嗤之以鼻,无可奈何,疲于应付,甚至恨之入骨!

183****2883
回复

183****2883

2021-08-21

学习环境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都无影脚
回复

成都无影脚

2021-08-21

高中生有这样的见识,值得赞叹。对于小城镇或者农村孩子而言,各种素质教育往往是缘木求鱼,但是他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习,努力求知,为以后的生活进行铺垫。大城市和小地方生活差异之大,基本可以用魔幻来形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克服差异,需要小地方的孩子有更好的技能,更坚韧的性格,更强的学习能力。一刀切和精英思维只能毁人,不能树人。

157****4077
回复

157****4077

2021-08-21

还是觉得刷题可以考高分,尽管全国卷年年都说在改。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1-08-21

学生水平不错!

Dawn
回复

Dawn

2021-08-21

可不是,哈哈

阿Sir

2021-08-20

能写出这篇文章,说明这教育还是可以的嘛????

Dawn
回复

Dawn

2021-08-21

回复@阿Sir : 可不是,哈哈

飒然
回复

飒然

2021-08-21

一个准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让人欣慰,也证明这几年教育教学方式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学生的思维也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