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泉州曲折申遗路,中国故事如何世界表达?
为了缓解气氛,有人提议,如果成功,大家一起唱首歌庆祝。正当大伙儿在热烈讨论是唱泉州市歌《蓝蓝泉州湾》还是《爱拼才会赢》时,落槌声响,“我宣布,泉州通过。”不知谁起的头,“爱拼才会赢”突然响彻全场。
世遗的标准不是每个遗产点各自表达一种价值,而是所有遗产点结合起来,共同讲述一种叙事、一个价值,每个点能反映这个叙事的不同侧面。
第一次申请受挫之后,专家建议聚焦泉州的宋元时代:宋元之前,中国的第一大港一直是广州;宋元之后,明清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泉州的海贸快速衰落。只有在宋元的四百年间,泉州辉煌无匹,是属于天下万民的海港。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发自:福建泉州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夜晚,金色灯光照亮了泉州清净寺阿拉伯风格的拱券门,仿佛打开了一个时空隧洞,洞口的那一侧响彻着中世纪穆斯林的诵经声。那是新月下的沙漠绿洲,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梦境,是波斯诗人萨迪赞颂的玫瑰园。
不远处的喧闹声又把人拽回东方。与清净寺相邻不过百米的通淮关岳庙香火鼎盛,在这里,关羽和岳飞不仅代表忠义,也掌管着人间的凶吉。关帝神像前,祷告声和清脆的“噼啪”声交织着,那是泉州香客在掷筊(闽南语bua buei)——将两块新月形的木板向上抛,落地时只有一正一反 ,才能得到关老爷许可,抽签、解签。
一千年前,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来自阿拉伯、伊朗、印度等国的商旅们漂洋过海,在这里构建社区,供奉各式各样的神佛。城市的管理者尊重番商们的习俗,并且允许他们共同参与城市的公共事务,一些阿拉伯人还成了重要官员。
宋元泉州的多元文化,令人惊讶地延续至今,并得到了国际认可。2021年7月,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
这份认可来之不易。泉州申遗长跑20年,却在2018年巴林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折戟。
世界遗产始于1959年对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保护,如今,分布于上百个国家的上千个遗产都需具备“突出普遍价值”(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申遗必须站在世界的角度。有的文物古迹在中国人看来好得不得了,但在国外看来也许并不独特,背后的价值不够具有突出普遍性。”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肖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千年以后,泉州又一次见证了中西价值观的博弈与融合。第一次申请失败之后,国家文物局、泉州市政府等机构精心准备,重梳叙事逻辑,终于写就一套国际上听得懂的“泉州故事”。
《爱拼才会赢》突然响彻全场
7月25日下午5点,福州世遗大会的边会现场,泉州申遗的团队代表焦急地守在电视前,等待主会场的结果。各国每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此番泉州如果还不成功,明年中国可能会上其他项目。
两天前,英国的利物浦海事商城刚刚因为大兴土木,为英超球队埃弗顿新建主场,破坏海上商城的历史风貌,成为史上第三项遭到除名的世界遗产。
“在会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全程参与了20年泉州申遗,晋江博物馆馆长吴金鹏也是此次大会的亲历者。他回忆,利物浦项目在大会讨论阶段似乎一片和睦,一些委员国发言认为可以给利物浦机会来纠正错误,没想到在网上投票环节却被表决除名。
为了缓解气氛,有人提议,如果成功,唱首歌庆祝。正当大伙儿热烈讨论是唱泉州市歌《蓝蓝泉州湾》还是《爱拼才会赢》时,主会场的主持人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各委员国还要发言吗?有没有收到书面意见?没有是吗?”
下午5点38分,落槌声响,“我宣布,泉州通过。”
泉州代表们爆发出欢呼声。不知谁起的头,“爱拼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