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火炬,做勇敢的冰上精灵
冬季,当斯芬伯里平原结冰之后,伦敦来的孩子们就会到坎特伯雷的北部城墙附近来玩。他们把骨制品绑在脚踝上,手里拿着废旧的棍子,他们就像在冰上飞翔的鸟儿,又像离弦的箭……
12世纪,英国的传记家威廉·菲茨斯蒂芬在《一个僧侣在坎特伯雷》一书中记录了上述场景。而在我国宋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冰嬉”的记载。
由此可知,“滑冰”在8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一项娱乐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滑冰用具不断进化,滑冰的功能,也从最初的娱乐,逐渐向交通和运动转变,各具特点的冰雪运动也逐渐分化出来。
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冰雪较少,且教练和运动员团队缺乏等原因,大多数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关注度并不高。
直到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才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机遇。
▲ 闭营仪式表演结束后孩子们向观众挥手谢幕
在中国努力将承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变为现实之际,2021年7月,30名来自北京环卫系统家庭的孩子因为花样滑冰而相聚。这是“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成长计划”行至的第七年。初心未改,该项目依旧关注“环卫子女成长”“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同时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聚焦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群6到12岁的孩子在冰场上滑行、旋转、跳跃,奏响了一曲“冰与火”之歌,讲述少年们的热爱、勇气与坚持。
点燃火炬
“老师,现在几点了啊?”9岁的赵思涵在训练中途休息时,询问训练营的工作人员。她个子高高的,圆圆的脸蛋比平时更红了,说话间还有轻微的喘气声。
工作人员以为她训练了两个小时花样滑冰后累了不想训练,但告知时间后,她竟有些失落:“那我今天只能再滑一个小时了。”
赵思涵是今年“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成长计划”中的一员,她和另外29名北京环卫家庭子女组成了花样滑冰“训练营”。这些孩子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花滑技巧,一星期之后,他们将有机会与世界冠军同台出演冰上舞剧。
曾经,由于地域因素限制,我国的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点燃了我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运动正在“南展西扩东进”的进程之中。作为冬季运动发展的新兴国家,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已达2.24亿人次。2019年,我国的滑雪场达到770多座,滑冰馆达到388个。
但即便冰雪运动迅速发展,训练营中的孩子,大多只是曾有过轮滑的经验。
“冰好厚,摔在冰上好疼啊,但我保证我明天就不会摔跤了!”训练结束后,几个小女孩迫不及待地跟训练营工作人员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冰”的心得体会。
10岁的庞媛芯默默掩藏在队伍之中不怎么说话。回到家后,她却立即踩着轮滑鞋,到附近的广场上练习当天学习的动作和技巧。“以前我在家总想赖在床上,现在却一刻都不想停地练习。”
庞媛芯所说的家,其实是爸爸妈妈在北京的“落脚点”。他们的老家在河北,从庞媛芯6岁起,爸妈便离开她到北京工作。每年寒暑假,她如同“小候鸟”一般,从河北来到北京与父母团聚。
她的妈妈是北京环卫系统垃圾转运站的一名工人,得知了这次“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成长计划”的活动,趁着女儿正好在北京过暑假,便给她报了名。她知道,孩子最喜欢这类运动,曾独自学会了轮滑。
而追逐自己热爱的,总不会那么轻松和一帆风顺。
前期的训练每天上午九点就已经开始,有几位家住在怀柔、香山的孩子,在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还在睡梦里时,就已经坐上了前往冰场最早的那趟地铁。为了赶上训练,庞媛芯妈妈第一次送女儿去训练场时,冒雨骑了一个小时电动车,却提前了两小时到达了训练场。
彩排的那几天,为了让孩子们适应演出时间,训练时间改为每晚九点半。每晚彩排结束,赵茜和彭悦淇回到位于怀柔的家时已经过了凌晨十二点。赵茜的爸爸是环卫系统机扫队的司机,每天晚上十二点到早上七点半他都要开着清扫车穿行在怀柔深夜的街道。那几天,将孩子送回家后,他匆匆收拾完又接着出门上班。11岁的女孩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突然理解了爸爸的辛苦,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对得起爸爸这些天的奔波。
▲ 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滑冰技巧
训练场里,孩子们笑着、闹着,但练习时一个个也格外认真。他们心中的“火炬”已经被点燃。每天在冰场上训练的三四个小时,成为他们在这个假期里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成为冰上精灵
张丹重重摔在冰面上。
2006年都灵冬奥会男女双人花样滑冰比赛中,为了冲击金牌,张丹挑战了鲜有人成功的高难度动作——抛四周跳。但她那次没能成功。转完三周后,她膝盖着地摔在冰面上,双腿劈开并重重地撞在了护拦上。
15年后,看到视频里的这一幕,训练营的花样滑冰解析课堂突然变得安静了。不少孩子吃惊地张大嘴巴,脸上的表情仿佛摔到冰上的是他们自己。经过几天的冰上训练,他们已经体会到在冰上摔跤的滋味。
但从屏幕那边传递给孩子的,不只有疼痛。
视频里,张丹休息了两分钟后,简单处理了伤处,擦掉眼泪,重返赛场,完成了后面的比赛,并摘走了当年冬奥会男女双人花样滑冰的银牌。
孩子们脸上严肃的表情不见了,自发地鼓起掌来,还不禁问讲课老师:“最后这块奖牌是张丹老师拿回家了还是她的搭档拿回家了?”他们并不太了解奥运会比赛,却能感受到运动员们为实现理想目标坚持不懈的决心。那堂课后面的内容,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
这种精神的传递是潜移默化的。
每天,都会有一两名孩子训练时磨破了脚,几个小女孩因为在冰上没站稳也摔跤疼得哭了鼻子。但整个训练过程中没有人放弃,孩子们都想参加最后的演出——训练结束后,14名表现优异的孩子将有机会参与闭营仪式冰上舞剧表演。
张歆舒此前在学习之余接触过花样滑冰,但上冰第一天,她的左脚脚踝就被磨破了。这个9岁的姑娘贴了几片创可贴后休息了一会儿,便又穿上冰刀鞋“溜”进了冰场。后来,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她一直没有做好,心急之下一不留神狠狠地摔在了冰面上。一时间,疼痛感、焦虑和懊恼一齐涌来,她忍不住哭了出来。
教练缓缓将她扶起,又耐心给她讲解动作带她练习。最终,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跟着教练完成了动作。
正式表演那天晚上,孩子们早早换上了演出的服装和鞋子,等待着自己上场的时刻。《踏冰逐梦》这部冰上舞剧讲的是中国早期花样滑冰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追逐梦想的故事。随着舞剧进入高潮,移动的灯光下,冰面上雾气缭绕,十四个彩色的“精灵”从场馆的两边飞入白色的冰场中间,向观众们展示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成果。
▲ 孩子们在闭营仪式现场演出
看到孩子们出场,坐在观众席上的张歆舒妈妈和数十位来自北京环卫系统的家长立刻激动起来。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似专业运动员那般熟练,但她看得出,孩子们正用十二分的努力完成这场演出。她看过孩子们前三天的彩排,发现他们正式演出时的状态比之前练习和彩排的时候更好了。
她将这种改变归结为“是被舞剧讲述的故事所感染”。“他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心里有一股热潮要喷出”。她觉得很欣慰,“孩子们看懂了这个故事,感受到了运动健儿契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也许会在他们的心里扎根,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感受生命的价值,挑战自身的极限,学习拼搏不放弃的精神,是花样滑冰这首“冰与火”之歌带给他们更重要的意义。
关注"可持续"
“一座大风车一年的发电量可以供一个家庭使用4000年。”
孩子们在鹿鸣山官厅风电场里了解风能发电时,得到了这一讯息。
他们有些震惊,觉得4000年时间太久。但4000年到底有多久,没几个人能说得上来。
▲ 孩子们在鹿鸣山官厅风电站中控室学习风电知识
距离市区约100公里的北京鹿鸣山官厅风电场的绿色风能,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供电的绿色支撑之一。在这里,每台风机一分钟的发电量可以达到近10度,这些绿色风电源源不断地注入电网。
了解风力发电,也是孩子们本次训练营中重要的一课。因此,本次“训练营”还安排孩子们到首钢园参观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运展示中心及北京鹿鸣山官厅风电场,近距离探访大型国际赛事绿色能源的提供与使用。
几十台白色的风车在风电场里平稳运转,孩子们对风车产生了强烈好奇。在讲解员通过沙盘介绍风机与风力发电时,他们七嘴八舌问了许多问题:“风车有多高啊?有几个我这么高?”“为什么它们要建在水边?”……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他们了解了不同能源的发电方式,知道了风能、水能等不仅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一种更清洁的发电方式。他们目前尚不能完全明白,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可持续发展,只是暂且将其意义归纳为“环保”。作为尝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调解员”的后代,这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且他们最有感知的社会议题。
“可持续就是能环保,能使用更长时间。”训练营里年龄最大的孩子,12岁的张俊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对“可持续”的理解。“可持续是绿水青山,是绿绿的草地。”另一位小朋友描述了他心里的可持续发展的画面。
“可持续 更美好”,这是华夏银行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品牌理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华夏银行于2014年携手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建立“助力环卫子女成长基金”,七年来投入900万善款,在持续帮助困难一线环卫家庭,助力环卫子女成长和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始终坚持着守护绿水青山的主题。
▲ “华夏银行2021年环卫子女成长计划”闭营仪式小营员与嘉宾合影
这一次,他们不仅将“可持续 更美好”的目标聚焦在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方面,更着眼于环卫子女的可持续发展。帮助这群孩子学会在追逐梦想时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是探寻他们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训练营结束之后,张歆舒决定继续将花样滑冰学下去,赵茜和她的小伙伴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继续学习。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对世界和自身认知。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如同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要发展壮大一样,只有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会有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在训练营闭营仪式现场,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王明兰说:“‘2021年环卫子女成长计划’是华夏银行对于‘可持续 更美好’这一品牌理念的创新诠释。未来,华夏银行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