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发洪水,别只关注西北暖湿化,这些问题更要警惕
气候变化让“西北地区再回大唐盛世”话题一度火热。直观的观测数据似乎也佐证了一些观点。
然而气候变化真的能为西北地区带来更多益处么?实际上,以“暖湿化”为基础理解西北地区现在和未来生态的变化远远不够。气候变化正在推动一系列连锁反应,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更应被关注。
责任编辑:汪韬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几乎常年滴雨不下。通常情况下,即使在所谓的“雨季”,一天最多的降水也仅有2毫米。太阳的烘烤和超量的蒸发,使得这里成为世界少有的干极、热极之一。
然而2021年7月中旬,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受了洪水袭击,油区道路多处被冲、电线杆倾斜,给油区生产和勘探工作带来巨大影响,近50辆勘探车辆、3万套设备被淹,淹水面积广达300多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北京市丰台区。
天山季节性融雪与降雨的双重作用是此次事件的主要成因。一般而言,6-7月是南疆雨季。2021年6月至7月中旬,新疆轮台县天山山脉迪娜尔山段普降大雨,策大雅铁热克巴扎乡累计降水量达32.6毫米。加之夏季天山融化的冰雪,叠加造成了淹没沙漠的洪水。
其实,近年来“沙漠洪水”事件并不罕见。从2002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渭干河上游山区的连续暴雨与洪水爆发,到2012年7月的吐鲁番洪灾,再到2017年8月塔里木河洪水与沙漠东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河沿岸漫堤决口,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屡次发生洪水灾害。
沙漠洪水的个案背后,更令人好奇和担忧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下,西北地区是否真的在暖湿化?这会带来危机还是机遇?
暖湿化、暖干化同时存在,西北气候难起质变
中国西北地区通常是指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的区域,包括新疆、宁夏、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等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来自海洋的潮湿气流难以深入,这里往往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从气温和降水数据来看,过去60年间西北地区“变暖变湿”的趋势确实存在。1961年-2019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年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西北地区年升温速率为0.30℃/10年,是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近三倍。
与此同时,以往干旱的西北地区出现更多降水。在新疆,1961-2015年间102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表明,平均降水增加率为9毫米/10年。
已有研究统计发现,1950-2000年,阿克苏地区几乎每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