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17日,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表示,塔利班目前已完全控制喀布尔的局势,阿富汗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背景回顾
-
近20年战争,历经四任总统:撤军阿富汗,美国会再“失约”吗?
综观阿富汗战争20年,撤军一事常常因阿富汗国内局势不稳定而出现反复。除小布什外,奥巴马、特朗普、拜登三任总统的整体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在阿富汗乃至中东地区“收缩力量,减少投入”。 “一些人认为,美国应该承担起重建阿富汗的责任,不能留下烂摊子。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不能无限期干预阿富汗发展,应该尽早抽身。” “美国‘撤军’后,如果阿富汗政府再失去了多方援助,那阿富汗局势势必会出现不稳定因素。”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2日《南方周末》) - 03:24
特朗普不想做“背锅侠”,美军逐步撤出阿富汗
2020年2月29日,美国和塔利班方面的代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和平协议。该协议内容包括美军从阿富汗逐步撤出。美国将在135天之内,将目前驻扎在阿富汗的1.2万名士兵减少到8600人。 -
美军加速撤离阿富汗,会留下“尾巴”吗?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表态称,“留下和离开,都会产生可预见和意外的后果。而后果之一就是阿富汗政府可能垮台,导致塔利班的接管和新的内战。” “20年的时间,美国的重心已从反恐重回大国竞争。为了减少成本开支,从叙利亚到阿富汗,美国都在收缩。相较于中亚中东地区,美国当前的重点是印太。” “在伊斯兰国家建设军事基地很容易政治化,此前就有诸多反面案例。如果因军事基地形成反美浪潮,反而会引发和基地所在国的矛盾。有这些教训在前,相信美国对于军事基地的考量会更加谨慎。”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8日《南方周末》)
直击现场
深度观察
-
南周头条播报 | 3个问题,快速读懂阿富汗一周局势
在每期的《南周头条播报》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当周重点报道的作者,以音频口述的形式,为你呈现不一样的头条视角,包括独家解读、报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荐等。 在这里,有解读有新知,有温度有思考,在这里,“听”懂中国。 -
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对留在阿富汗的美军设备进行空袭
-
阿富汗“变天”,印度为何成输家?
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付出了2300多人阵亡、2万多人受伤的代价,美国在阿富汗直接耗资超过1万亿美元。印度无力也不愿意接盘美军留下的烂摊子。 “我们对阿富汗的援助、发展援助以及民间外交等,都依赖于美国及其盟友提供的安全保护伞。如今,随着美军的撤离,印度在阿富汗的影响力迅速衰落。”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阿富汗:几多游戏几多梦
“阿富汗历史的主题其实不是阿富汗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而是阿富汗改革力量与保守力量对决的历史,其结果往往以改革发起者和推动者的流血失败而告终,这最终造就了今天的阿富汗。” -
美国撤离,阿富汗往何处去?
显然,塔利班需要洗脚上田,完成从军事集团到执政集团的转变,在苦难中挣扎了近半个世纪的3000万阿富汗人民,也急需休养生息。有了美国的前车之鉴,外国干涉的危险暂时不复存在,但要修复破碎的河山,团结各个民族、部族齐心协力发展经济,改善教育和民生,哪一桩都不是容易的事。
网络编辑|汪亚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