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Delta20天: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病例破千

南京禄口机场的“失守”,让航空、港口的防控更加严密。封闭管理措施进一步细化、核酸检测频次被加密。

本轮疫情中,机场保洁员、棋牌室老年人被贴上令人唏嘘的标签:高危人群中的“死角”,对疫情进展了解不多,防护技能和防护意识不足,记不住自己的行程轨迹和密接人群,不太上网接收不到相关场所,车次的“紧急寻人”信息……

一座城市到底在出现几例确诊病例时,应该启动全员检测?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多位公共卫生及公共政策领域的专家,均未获得明确说法,要视城市规模、病例活动轨迹、支付能力、检测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梁淑怡/图)

22天,1068例本土新冠感染者。传播力超强的新冠变异毒株“Delta”,再次将中国拉回抗疫一线的盛夏战场。

从2021年7月20日南京报告第一例新冠确诊患者起,截至8月10日,上千名病例集中于扬州市(448例)、南京市(233例)、郑州市(131例),疫情蔓延至17个省份,中高风险地区达234个,为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最多。

“多点发生、局部暴发”,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如是形容全国的疫情态势。在8月5日的发布会上,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也谈到,“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本土疫情叠加,增加了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目前情况看,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贺青华认为,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4-6周)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截至8月11日,南京已经零新增病例,扬州尚未迎来拐点。回顾这20天的抗疫历程,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面对机场保洁员、景区游客、棋牌室老人、旅行团等病毒传播链,如何通过流调、溯源、隔离等防疫手段,及时将病毒封锁在更小的同心圆里,对管理者来说,都是“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

近一年半的“抗疫时间”里,每一轮阶段性胜利之后,针对抗疫疲态、新的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的讨论愈发激烈。

“大流行倦怠就像温水煮青蛙,而Delta毒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新冠病毒变种。人类必须意识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就是无法回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手段和疫苗等现代医学技术需要并用,因为它们提供了双重的保护。”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1年7月21日,工作人员在南京禄口机场T2航站楼内进行消杀。(新华社/图)

机场:第一道防线失守

波音777,392个座位,机龄4.8年。7月10日,从莫斯科起飞的CA910航班降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彼时,没有人意识到,这里会成为疫情风暴眼。

这是一趟已经熔断十次的航班。落地10天以后,7月20日的机场定期核酸检测中,9名机场保洁人员被排查出来,次日,CA910上的7名乘客被查出阳性,再次熔断。

保洁员和本次航班的关系,在10天后被确认。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介绍,保洁员清扫CA910航班的机舱,因防护洗脱不规范被感染,又同时负责国内和国际航班的垃圾清运,感染后传给机场的其他工作人员。

南京开展第3轮全员核酸检测。2021年7月29日,市民在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北门桥社区核酸检测点排队等待进行核酸检测取样。(新华社/图)

这10天,成为传播蔓延的关键时期。流调显示,7月25-27日,连续三天均有超过20例确诊。在这个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的机场,航线通达国内78个主要城市,针尖儿般的漏洞吹出了碗口大的风。

密接人士并未第一时间被全部发现。根据流调数据,在禄口机场从事排涝工作的确诊病例224号,7月25日晚协助同事值班时接触确诊病例,7月27日还骑车至超市购物。7月21-23日,也有机场保洁员工在照常上班。

7月28日,禄口机场宣布,正式对1657名机场关联人员彻底落实核酸检测与14天居家监测,机场所有员工与家属被大巴车连夜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8月3日,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周明浩介绍,从确诊患者人员结构看,机场工作人员占44%,包括保洁人员、地服人员等,密接占52%,机场旅客或经停史8人。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流调信息统计发现,疫情卷席了多个机场岗位,七成为保洁员。截至8月10日,禄口机场相关的101例确诊人员中,共有69名机场/客舱保洁人员,13名地面服务和装卸人员、19名空乘,机务人员和机场职工。

目前国内每周执行国际客运航班仅有230余班,为2019年的2.15%。面对全球日增的50万病例,机场是第一道防线。这个夏天,病毒突破机场防线,感染高危人群,还出现在深圳、上海、海口。目前来看,尚未引发大规模传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130****7218
回复

130****7218

2021-08-13

希望南周的报导更理性,也更感性;更客观,也更主观。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1-08-13

没有过多评论,只是阐述事实,南周,很棒!

135****1353
回复

135****1353

2021-08-13

南方周末已成为学习强国后我寻求事实的唯一非官方平台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1-08-13

总的来说是不够重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人时间一长就认为疫情过去了,不会这么严重了,但他们也许更认为是打疫苗了,很安全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传染容易,防控难,特别是禄口机场,高速传播速度途径,真的是满天飞,只要有飞往地的航班,几个小时完成了传播任务,如果不知情没堵住风口浪尖,,那真的没办法了,禄口机场7月13日就是有人感染了,7月23日才发现,8月3日才开始消杀,给病毒感染大多的时间,机会了。

长衫赵子龙
回复

长衫赵子龙

2021-08-13

如何问责?

Dong Yan
回复

Dong Yan

2021-08-12

整理的很厉害 终于明白为啥扬州疫情如此严峻了

DENG
回复

DENG

2021-08-12

梳理得全面而清晰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