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仅要减,还要加 | 专访教育专家陈志文

“仅仅靠教育减负是不能解决深层矛盾的。相反,因为焦虑,一味减负,反而制造了校内减、校外加的窘境。”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黄剑

▲2021年7月19日,北京市暑期学生托管服务启动。中关村三小南校区内,学生在图书馆看书  图/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教师寒暑假要取消了”“暑期托管将变成第三学期”……7月13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针对传言作了澄清和解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这样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教育部办公厅已于7月9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提出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时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针对学校托管恐变成变相补课,甚至成为“第三学期”的猜测、担忧,也提笔撰文称,“假期有其独特的功能”,绝非可有可无。“两千年前《学记》即阐明‘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藏息相辅原理,暑期托管若演变为学生的第三学期就违背了这一基本原理,必然对学生成长造成伤害,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品质,长远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自主性。”

储朝晖呼吁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同时,“需要严格将假期活动与学期的就学区分开来,严密筑牢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这道防线,不得暗中将假期托管变成复习班、补习班,尤其要防止各校之间暗中攀比造成整体恶性后果。”

“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在大力整顿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让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这是对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是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也是全国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他长期从事青少年成长与教育治理的研究,近年参与了学前教育、教育惩戒、教育评价改革、高考改革等领域的政策调研与制定。他认为,传言盛行显示出家长对这轮教育治理情绪复杂,“需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

▲陈志文

目前这轮教育治理被称为“史上最强”。自2021年4月以来,多家知名教培机构被北京市教委通报,随后又被北京市场监管总局处以50万元的顶格罚款。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双减”),指出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完善相关法律。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主要职责包括,会同有关方面拟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

伴随着靴子落地,受罚教育机构迅速扩大到了15家,罚款金额累计达到3650万元。在线教育领域的龙头企业的股价纷纷下跌,其他围绕教育培训开展业务的上市公司如中公教育等也受此波及,股价出现了持续性下跌。大教育板块近三年来在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戛然而止。

陈志文接受本刊专访时简要回顾了教育治理历史,“我印象中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校外辅导班是1998年,当时北京关停了所有培训班。之后在2008年、2010年、2013年、2018年,都出台过治理和减负政策。今天回头看,辅导班在一轮轮治理中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学生负担也越来越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150****4313
回复

150****4313

2021-08-12

根源问题不解决,只把压力往下转接,给百姓减负不过是表面现象

180****0287
回复

180****0287

2021-07-28

课后托管鼓励街道等机构举报,而不是只有去商业机构?为什么把教育负担压给不专业的街道,反而不鼓励商业机构?公共服务社会化购买早就不是一个新玩意儿,为什么还要歧视商业机构?街道是个什么机构,做社区行政管理的机构,人员少资源少,而且不具备专业的教育机构运营能力,根本就没有能力另外去承担什么托管工作,别再给基层增加莫名其妙的负担了!

一通胡扯
回复

一通胡扯

2021-07-26

老师志愿。。。到最后为了业绩,都会被迫“自愿”。放过老师吧。也放过孩子吧。机构想取消,随便取消 。但请让老师和孩子都有暑假。

文森特•莫奈
回复

文森特•莫奈

2021-07-25

教育压力较大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假如在这样的压力下考出好成绩了,进了好学校,找了好工作,那这个问题到还不大,可是一旦经济的下行促使企业裁员,毕业即失业成为一种真实的现象,那么,教育压力就将通过某种形式,彻底地爆发出来。

。
回复

2021-07-25

我以为任何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减负问题,如果想,可以试试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速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

186****1380
回复

186****1380

2021-07-25

一位中学老师,不止是一位中学老师说过,专家们说再多又如何,只要高考还是这一个样子;你说现象的显然不是,其实是,现象被显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