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
7月21日3时,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7月21日3时,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直击现场
-
01:14
郑州:蓝天救援队进入小区消杀
郑州进入灾后重建时刻。2021年7月28日上午,南方周末记者跟随重庆市蓝天救援队,来到郑州市某小区内开展消杀工作。 -
02:21
蓝天救援队在卫辉
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的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07年,此次在河南救援中发挥了很大作用。7月26日,南方周末记者跟随了广东省蓝天救援队在卫辉开展救援,他们一行六十多人,卫辉当天水位依旧很高,救援队的任务是帮助城区内的被困居民撤离。 -
01:13
卫辉安置点:“没有下雨,都是洪水”
7月26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来到卫辉市的一处临时安置点,酒店老板主动给撤离出来的居民们提供了容身之所,室内闷热,很多人席地而睡。虽然没有下雨,卫辉水位愈发上涨,一天内从成人脚脖处涨到了大腿根,不少居民正在陆续撤离。 -
00:9
新乡,加油!
7月26日,南方周末记者在新乡市红十字会的物资存放仓库,看到现场非常忙碌,志愿者踊跃,人们一边搬运物资,一边喊“新乡,加油!” -
00:48
驰援灾区:现场记录新乡物资枢纽
7月26日,河南卫辉内涝依然严重,各方救援力量奔赴而来。新乡市平原体育中心,是新乡市红十字会物资接收点,南方周末记者在这里看到新乡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四天四夜。捐赠物资中大部分是食品和水,卫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最需要的不是食品和水,而是生活用品和救援用品。 -
01:33
雨浸新乡
2021年7月21日,河南新乡普降暴雨,城外多条通往城区的主干道出现积水,部分路段积水深度超过80公分,有下水管道还出现往外冒水的状况,大量私家汽车遭到雨水浸泡,城市公共交通瘫痪。 暴雨过后,城区内普遍处于停电停水状态,有市民通过改装自由工程车辆,向被洪水围困的亲戚住所运送蔬菜。与此同时,水位暴涨,工程车辆也成为转移城区人口的唯一重要工具。 -
01:46
卫河告急
7月23日上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卫河鹤壁段已决堤。23日早9点,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卫河、卫辉等地水势增大,纷纷告急。通往卫辉县城的重要通道京广立交桥已被淹没,京广铁路网也已淹没,洪水冲走了周边的部分民居的屋顶。 -
郑州,暴雨之后
-
01:1
卫河沿岸村庄大撤离
2021年7月21日,暴雨之后,河南卫河水位暴涨,沿岸骑河黄庄,良相村等村民于7月22日开始向外撤离。当天下午,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外界无关车辆已经不允许进入村庄,大量村民通过各类交通工具甚至是步行的方式离开村庄。晚上八点多,仍有不少村民只携带部分贴身衣物匆忙离开。 -
02:54
实地走访洪水重灾区河南巩义市米河镇
据新华社消息,7月20日,河南郑州下辖的县级市巩义市米河镇镇区因强降雨被淹没,共计2万余人受灾。米河镇是数天以来一直与外界通讯不畅的村镇。7月22日,南方周末记者实地走访米河镇,发现洪水已退去,沿途路面受损严重,镇区的米河卫生院被大水漫过,院区有大量淤泥。救援力量已经抵达,当地居民也开始重建。 -
01:9
京广北隧道,7月20日的逃生时刻
京广北隧道是郑州的交通要道,7月20日郑州暴雨日,受访车主在隧道内正常驾驶时,水突然突然从地下管道喷出。他和很多车主掉头逆行逃生,幸运地逃过一劫。 -
00:57
暴雨后的郑州东站大量旅客滞留
7月20日,暴雨致使郑州东站多趟列车停运,市区道路积水严重,交通中断,大量旅客滞留车站。滞留旅客用自己的衣物或塑料箱的卡片搭成了简易的床铺。截至22日11时,郑州东站所有列车停运。除开往深圳、厦门等5趟列车外,郑州火车站其余列车均停运。 -
03:13
军人冲进第一线,中部战区驰援河南抗洪救灾
-
河南强降雨实况图丨全省124万人受灾,已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是什么原因导致河南突遇极值暴雨? -
01:4
被传失联的巩义已有救援队进入,多乡镇开始退水
-
01:6
特大暴雨漫灌,河南登封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
河南遭遇暴雨袭击 郑州降雨量三天与往常一年持平
预计今明两天,河南的强降雨还将持续。
深度观察
-
对痛失爱女的“雨衣爸爸”构陷式质疑,加剧了生者的痛苦,毒化了社会风气
没有人会认为质疑不可以有,一些“网络悬案”,正是通过不断的质疑才真相大白或者反转的。但是当“质疑”陷入四面楚歌却还要硬撑的时候,只能说明这种所谓的“质疑”已经背叛了质疑的本义和良知。 -
地铁安全迎大考:守卫6600公里地下生命线
作为一条承载着6000万日均客流量的生命线,地铁远非安全无虞。如果下一秒发生地震、燃起大火、洪水灌入,该如何从这个拥挤、密闭的地下空间脱身? 当前地铁防灾重点仍是火灾。《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中收录了99起严重的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其中火灾事故占比近四分之一,其后依次是爆炸、毒气等。 类似紧急开门按钮、破窗器等自救设备,不同城市的地铁配备情况并不一样。而对于安全锤与紧急开门按钮的使用,各大地铁公司的权威建议大多为“紧急情况下使用”,但究竟什么时候能算紧急情况,并未有详细说明。 -
暴雨中的文物大省:河南文物局长流泪背后
博物馆渐渐成了孤岛。馆员们和从天空倾泻而下的水柱赛跑,用沙包将通往博物馆的路团团堵住,水高一尺,就再多加一层沙包。这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座五千年前的房基,一米多高的古墙壁在中国绝无仅有。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
河南慈善总会:捐赠优先救援装备与消杀物资,灾后重建更艰巨
我们呼吁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在跟我们联系捐赠救灾物资时,尽量往这方面倾斜:目前,灾区现在最需要的是冲锋舟、橡皮船、救生衣、抽水机、发电机,包括编织袋、铁锹、手电等救灾物资;此外还需要相关的消杀物资。 大家积极要求到灾区参与救援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到灾区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搭把手搭个帮手是很好的初衷。至于去了以后能发挥多大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获捐67亿,谁在驰援河南?
目前河南四家机构合计接受款物价值67亿元,支出48.8亿元。捐款最多的个人是三全集团创始人陈泽民,今年78岁,以个人名义先后六笔捐了1000万元。 “我们市(新乡市)红十字会一共就八个编制,已经四天四夜没有回家。” 卫辉市最缺发电机、汽油机油、大功率水泵和冲锋舟、钩机。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
郑州暴雨考验特大城市
这是不同于气象预警的另一套系统。每天,约两百万吨污水通过水厂的净化,再排到索须河。“一旦淹了,城市抽排就出大问题。” “要有两套方案,需要告诉政府部门基于某个情景应该怎么去做,告诉公众出现了某个情景应该怎么做。” 近几年雨带的北移和气候的变化,给城市原有规划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相对于原有的气候条件,北方城市在进行地下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到气候,尤其是集中降雨量的影响。 “就消防这一块,每年都会在地铁开展一到两次的演习,但大多针对防火相关的,防水的确实没做过。”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
河南洪灾区到底急需什么:“水跟方便面真的不要再捐了”
“之前比较多送来的都是水和方便面,但我们护堤、守堤急需的帐篷、雨衣、救生衣、头灯、塑料膜、紧急救援绳都没有。” 许诺觉得应该认同捐赠者的善意,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希望捐赠者能看到前方的真实需求。“起码水跟方便面真的不要再捐了,严重饱和。” “仓库没有汽油,物资大部分是吃的、喝的。”黄佳成所在队伍的船只损坏了,想借两条船,但仓库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需要政府工作人员开“放行条”。 “目前卫辉市的救灾物资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协调。”卫辉市民政局副局长董文军说,昨日接收的防汛物资,未必会立即下发。“消杀用品在洪水未退去时,也未到下发的时候。” -
“到高处去”,卫河不眠夜
卫河有二十五年没有发过洪水了。 “昨天晚上下暴雨后,村里的大喇叭提醒要注意安全。今天早上就开始用铲车转移人。” 23日凌晨1点,一对夫妇敲击车窗,问是否可以带他们的两个孩子去高处。素未谋面,这位母亲不得已将孩子托付给了陌生人。 当被问及去哪里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到高处去”。 -
洪涝灾害中如何自救救人?尽量避免涉险为第一原则,安全范围内应救尽救
洪水中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所以尽量不要冒险涉水。一旦不幸开车被水围困,一定要第一时间弃车撤离。 -
郑州迈出恢复秩序第一步:路面在摆摊,地下在清淤
如果要去几天前内涝严重的京广路、二七广场、大学路等地,出租车司机还是会迟疑:“那边的积水排完了吗?” 不少商家把酒水、茶叶、书籍、纸张放到街边晾晒;生鲜超市将新鲜的水果摆了出来;一些因为洪水滞留在仓库中的衣物、鞋履也开始低价甩卖。 -
24小时“救命文档”:众包或是当下灾情信息处理的最优解
眼前来看,通过腾讯文档或者石墨文档这种众包文档的方式,由志愿者进行整理加工和发布,可能是当前处理灾情救援信息的最优解。 -
南周头条播报 | 记者口述:我在郑州这三天
在每期的《南周头条播报》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当周重点报道的作者,以音频口述的形式,为你呈现不一样的头条视角,包括独家解读、报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荐等。 在这里,有解读有新知,有温度有思考,在这里,“听”懂中国。 -
你所不知的米河镇48小时:“失联”时,救援已开始
21日凌晨两点左右,武警官兵抵达米河镇区。“前面铲车开道,我们徒步前进,水到齐腰深。” 这些天来,米河镇的信号主要是由进入镇区的3辆卫星车提供。其中,一台卫星车来自陕西,一台卫星车来自山东,一台来自河南本地。 仪器、电线、水管、资料全都毁了,损失了几百万元的设备——分期付款还未还清。就在洪灾不久前,她还默默规划着对未来的畅想:“半个月前,B超室才装修完毕。” -
河南暴雨救灾文档,是民间用互联网汇集分散知识调配资源拯救生命
在线协作文档让有用的信息流转、对接起来。这是新技术对民间救援在信息组织上的一次创新。 很多技术力量,是蕴藏在市场中的。在关键时刻,市场力量就变为一种国家力量。藏富于民与藏力量于市场,本质上都是类似的。 -
郑州“海绵城市”项目,“这次超过了承受极限”
郑州市内五区(金水、二七、中原、管城、惠济)有雨水管道1422.7公里,收水井6.48万座,下穿立交雨水泵站31座。 海绵城市达到的效果最多是“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难以收纳极端情况下的水量。 -
快评|自救互救守望相助,河南暴雨灾难中人性光辉闪耀
当大水围困时,被困的人们没有放弃,积极自救互助,主动照顾弱势人群,在灾难中闪现出人性的光辉。郑州加油!河南加油!你我同在,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
暴雨中的牵挂:儿子困在K599上,先滞郑州再停新乡
截至7月21日18时,郑州局管内有35趟列车临时停靠,但K599次列车并没有在名单之中。“昨天说我们早就妥善安置了,其实还是在车上,返程再次被困。” 列车长时间断电。对于18岁的小伙子杨鸿来说,这是最难受的一段时光。足足六七个小时没冷气,人又多,杨鸿觉得拥挤闷热,喘不过气,“我们年轻人都受不了”。 针对特大暴雨带来的影响,铁路部门分别采取限速运行、中间站待避、中途折返、迂回运输、缩短径路、停运等措施,确保列车安全。 -
暴雨中赶往郑州华中阜外医院的人
正在实施救援的部队救援队告诉本刊记者,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目前是郑州市内受灾最严重的医院之一,医院内部一层全淹了,水最深处达到1.8米至2米。救援的困难点在于,医院附近水深约两米,物资无法通过大车运送进医院,只能通过皮划艇一点一点地运输物资。救援人员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难工作。 -
郑州暴雨五次红色预警:为何未及时停课停业?
王晓说,“还是对降雨量没有概念,不知道那些降雨量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如果知道我就不来了。” 车上有七八名乘客,眼看着水已经漫上车,为了安全着想,王鹏给领导打了电话,请示掉头回去,这时距离他发车还不到30分钟。 每天都有通知,但一直没有出现特大暴雨,私下里有人说,是不是预报错了,心态上难免又些放松。 -
郑州,郑州:暴雨之下,24小时里的非常细节
背着逝者走了一会,何夕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转头一看,是他的妻子。“我只能算是我妻子的英雄。” 没有电的产房里,只能靠三四个人“打着手电筒接生”,好在一切顺利,“昨天晚上我们产二病区生了七个宝宝,比平时还多”。 借着月光,她看到有一个人划着船从楼前过去。对方朝着房顶喊话,让大家暂时在高层待着,暂时不会有事,等天亮再说。 一张照片中,一名战士席地而卧,迷彩服已经湿透。另一张照片中,迷彩裤子里伸出一只被雨水泡白的脚,脚底腐白,皱纹纵横。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本文综述自南方周末“暴雨侵袭河南”专题相关报道。 ●记者:黄思卓、罗欢欢、高伊琛、汪徐秋林、林方舟、毛淑杰、敬奕步 特约撰稿:丁海琪 ●实习生:冯雅雯、王诗琪、邹文雪、王颖、黄梦琪、张校毓、王豪、谭海燕、吕凌棘、吴帮乐、黄佳钰、魏翠翠、韩宁宇、谷艾、徐家宜 ●编辑:汪韬、张玥、何海宁、曹海东、姚忆江 -
“洪水不退,官兵不退”:来自中部战区的承诺
这批学员平均年龄在二十二三岁,来自信息工程大学某学院。“大家听到消息后精神昂扬、充满斗志。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自己在毕业之前交上一份特殊的毕业答卷。” 郑州联保中心某汽车团,有58名战士已写好了请愿书。一封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愿书上,有战士如是写道:“我们志愿到抗洪一线抢险救灾”。 -
“打着手电筒接生”:暴雨断电,郑州医院的24小时自救
没有电的产房里,只能靠三四个人“打着手电筒接生”,好在一切顺利,“昨天晚上我们产二病区生了七个宝宝,比平时还多。”经历了一晚上的忙乱,一位医护工作者在朋友圈写道:“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 曹月月的妈妈去医院探望病人,没想到当晚在医院坐了一夜板凳,回忆起来“可害怕了,感觉(像)地震一样,黑咕隆咚的,热倒不热,就是害怕”。 24小时断电背后,是医疗机构选址的警示:不仅要交通方便、地质构造稳定,还需考虑地势和建筑设计。 -
郑州水库下游紧急疏散:“很难说最危险的时段已过去”
两座水库下游的居民度过了忐忑、难忘的一夜。有人彻夜难眠,等待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撤离通知;有人凌晨三点被凌厉的警笛吵醒,听到疏散消息后,立刻驱车离开住所。 要特别注意中牟县下游的河道。“我们这河道宽,但下游窄,像个瓶子一样,从瓶底往瓶口灌水,越往下游压力越大。” -
暴雨下的乡村灾情:老人被困屋顶,救援难以到达
由于老君堂村距离汜水镇很近,因此村上的年轻人大都到镇子里工作定居,留在村中的人口以老年人为主,许多村民没有智能手机。 老君堂村北部紧挨黄河支流汜水河,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脊从村中穿过。在7月20日暴雨中,汜水河出现倒灌,而地处洼地的村子无法及时将水排出,“东西夹击”。 一民间救援热线已登记了40至50条老君堂村的求助信息。目前救援队无法从郑州市区赶到老君堂救援。“现在不单是汜水河(涨水),郑州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是一米多深的水。” 为了让水流顺畅而不直接冲塌房屋,村民冯帆上楼前打碎了一楼玻璃。夜间,她带着家人和邻居一行9人来到屋顶,点起一个小火堆寻求帮助。她接通南方周末电话的第一句是:“喂?是救援队吗?” -
郑州“720”暴雨的第一个长夜
18点左右,艾笑在5号线桐淮站出站,当时路上积水已淹到小腿,平时10分钟的路程,她走了将近1小时才回到家。 7月21日0时许,王磊再次前往沙口路地铁站,想要将被困者带到他的店里歇息。他发现,地铁C出口仍有百余名人员滞留,且人数明显增多。 在秦丛丛同事3人被困公交车内的8小时里,先后有3批志愿者前往公交车被困处救援。直到最后一辆挖掘机前往支援,公交车上的同事、老人和司机才得救。 -
一场洪水引发的罕见爆炸,因撤离及时无人伤亡
“我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的雨。”在一名登封居民印象里,这条河已经好几年没有水了,河里干得见了底,但是这次下雨,桥栏杆都被冲塌了。 刘老板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在四点多被村干部的电话叫醒,让她赶紧看看厂里“有人没有”“生产了没有”,叫大家赶紧停工撤离。 “这种洪水情况一般而言是极少见的,同时工厂及时发现进水,之后进行了断电和人员撤离工作,而至于最后的爆炸,其实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是不太能避免的。” -
“大水如浪涌来”,郑州地铁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
7月20日16点到17点,郑州地铁公司一位安全部门的主任郑玉堂正在忙着“抽排”和“围堰”,“城市地表水突然如浪涌来,一切的抢险准备和成果,瞬间冲毁”。当时郑州降雨量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21号凌晨,不少地铁站停电,导致沿线的水泵无法工作。这些地铁站只能静静地等待洪水自己退去,有电的地铁站也正在开足马力抽水,可是这水实在太大了,“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水泵的设计能力”。 18点至21点,乘客们被困车厢近三个小时,由于严重缺氧,“大多数人都呕吐,头疼,还有晕倒到水里,也是窒息,里面非常惨”。 “救援人员太少了,警察也在背人,看到几个人拉一个,他们拉不动,我就把人背了起来。一开始还以为是缺氧晕倒了,背着走了一会发现其实已经不在了。” -
有电!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大二附院、阜外华中启动备用电源
特大暴雨中,三家医院供电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