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就是同性恋吗?

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只发生过一次同性性行为的人就归为同性恋是一种不恰当的分类,且可能会导致带有误导性的结论。

责任编辑:朱力远

(小尘4x/图)

时隔一年多,一项关于同性恋的科学争论最终以评论配回应的形式呈现在2021年3月的《科学》杂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迪恩·哈默和西北大学性和性少数群体健康与福利研究所的布莱恩·穆斯坦斯基等人公开质疑《科学》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项寻找同性恋基因的大样本研究,认为对同性恋的不恰当分类可能已经导致了具有误导性的结论。核心的质疑理由就包括是否应当将只发生过一次同性性行为的人就归为同性恋。

这一事件要追溯到2019年,当时,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安德里亚·甘纳等人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致力于探讨性取向遗传学的大规模基因数据研究,概括来说,就是回答一个问题,同性性行为的发生与遗传基因是什么关系。而此前的类似探索虽然也有识别出基因影响但还未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甘纳等人则用了一项近50万人的基因样本,去研究性取向和基因的关系。结论认为影响同性性行为的基因不是一个或几个,而是很多个,虽然同性性行为确实会受到基因的影响,但不存在单一的所谓“同性恋基因”。

而且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同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认为,在基因这个基础上,一些社会文化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