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新高考,志愿怎么报
在浙江,考生最多可填报80个志愿,而参考浙江模式的省份,志愿可填数量最多的当属辽宁省——112个。
在不少浙江模式的拥护者看来,该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是不会出现志愿调剂,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兴趣。
一些学生进了大学后,发现专业所要求的基础学科知识,自己过去并没有相关储备。比如,上的虽然是生物类专业,但不少课程需要有一定化学基础,学生在高中却并没有相关选科。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17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吴筱羽
(相关报道详见《北师大招生办主任谈新高考志愿填报:提早了解高校和专业很重要》)
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快一周,距离月底放榜还有些天,河北保定市某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李佳逸一直在“连轴转”。
“现在我们和家长最关心的其实不是分数了,等分数就是等一个结果。”2021年6月15日,李佳逸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最关心的是头一年志愿怎么报。”
从年级主任到教导主任,这是李佳逸主持学校高考工作的第十年,也是她的学生们第一次参加新高考。新高考改革实施七年,随着第三批省份加入,参与者增加到了14个。分别是2017年首次新高考的上海、浙江,2020年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以及2021年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与新高考改革相随的是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变革。目前,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志愿填报大体依循最早实施新高考的两省两种模式,一种是上海模式,也就是“院校+专业组”志愿,在上海,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平行志愿。另一种是浙江模式,“专业(类)+院校”志愿,在浙江,一共可填80个志愿。
尽管这两种模式在前两批省份已有实践经验,但各省份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没有往届录取分数及位次参考,对全新的志愿填报方式也缺少规则运用经验。这是初次面临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普遍遇到的难题。
连日来,接受学生和家长的频繁咨询,李佳逸声音已经有些沙哑。“别说他们(学生、家长)了,我们(老师)之前已经经过培训,现在有很多还是懵的。问题一多,能解释明白的没几个。”
同一天,直到晚上十点,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校长裘建浩还在开会,会议主题正是第二天的高考志愿填报说明会。
相比于四年前组织、指导第一届“新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忙乱,裘建浩如今胸有成竹。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第二天的说明会上,浙江省考试院原副院长刘宝剑将会去做讲座,解读高考志愿填报的原则和技巧,同时为学生和家长现场答疑解惑。
“一定要把志愿全部填满”
不同于前两批的“3+3”模式,2021年八省份新高考实行的是“3+1+2”,即“语数外+物理/历史+其他两门选科”。在志愿填报改革上,辽宁、河北和重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汪亚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