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人设的“生产者”
进入娱乐圈工作,是不少饭圈女孩的理想。
除了被大众熟知“经纪人”、“艺人宣传”等工种可以近距离接触偶像外,“艺人统筹”似乎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有机会获得艺人的联系方式?时刻见到不同的明星艺人?还可以获得娱乐圈一手劲爆八卦?
大家对娱乐圈从业者总是充满好奇。
连王源过年回家都会被亲戚问八卦。
90后艺统薛晗,大学毕业后就入行工作,为爆款综艺选艺人,也合作过多位顶流艺人,帮他们打造标签、制造热搜,“现在大部分艺人的标签是可以订制。”
标签限制艺人,却又是出圈的必备,明星们一边摘掉,又一边给自己贴上。我们找到了薛晗,听她讲述作为艺统是如何帮顶流们找人设、贴标签的。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我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电视台做制片人,现在已经入行8年。从电视台出来后还一家上市公司负责一些选秀综艺的制作。在积累了一定艺人、商务资源后,我就自己做艺统商务公司,和TaylorSwift、李易峰、张艺兴、王一博、景甜、宋轶等等艺人谈过合作,甚至,吵过架。
薛晗团队负责双11晚会的艺统工作
很多人也许觉得艺统都不算一个行业,连个工种都不算。艺统服务站在闪光灯下闪闪发光的艺人,自身却一直就是默默躲在幕后。
艺统的职能特别像一个导游,接待一群好朋友来录影,帮他们安排好吃住行吃住行。每天旅游团去哪玩,去哪录影,都对接清楚。
艺统主要的工作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邀约,根据制片方或导演组的要求邀请艺人;第二阶段就是签合约;第三阶段就是现场录制的执行服务。
《我和我的经纪人》中,杨天真对艺人团队提出的要求,也是艺统工作的内容之一。
艺人是综艺节目的命门。
2019年,我们承接了综艺《极限青春》的艺统工作。在初期邀约艺人时就遇到瓶颈,因为当时做了深入调研,演艺圈里只有夏雨老师拿过全国滑板冠军,是真正专业级的滑板爱好者,其他涉猎过滑板运动的艺人基本没有。
我们在和中国滑板协会做调研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滑板的打分机制除了动作专业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打分项——表演,唱跳型艺人正好可以发挥自身的音乐与舞蹈实力,与滑板选手自身的专业技能相辅相成。我们将目光投向年轻偶像群体,王一博和程潇是这个节目的合适人选。
王一博之前是《创造营101》的导师,唱跳实力没得说,他自身又喜欢极限类运动,而且当时我了解到同平台同时期正准备播出电视剧《陈情令》,电视剧和综艺同时播出,相互加持,会带来很好的话题和效应。播出后,节目确实如预料收获到了所需的反响和话题,王一博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标签——滑板,给他后来与“摩托”、“冲浪”等极限潮流运动标签绑定打下了基础。我还把夏雨老师介绍给他,王一博还认了他当师父学习滑板。
王一博
艺统不仅要和艺人的沟通,还要和节目里的选手、导演组打交道。
现在综艺细分领域越来越细了,如果不懂这些行业的知识,也就完全做不了或者不能非常地专业做节目。我们在承接项目前,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团队来给艺统安排一段时间的培训。比如现在正在筹备一档拳击类的综艺,我们就先去省拳击队、训练基地学习了一个月左右的专业知识。
《极限青春》中的王一博
另外,艺统在平时在整理艺人资料时,会把TA的身体机能、擅长的运动、美食……各方面爱好能力可以作为“人设标签”的细节信息一一收集详尽,只要遇到合适的节目,就可以很高效地匹配。
我们会做两部分前期调研。先和圈内人调研,看看他们熟知哪些艺人,哪些艺人是适合节目的;接着和跟圈外人,也就是对市场大众进行调研,往往会得到完全超出我们预想的结论。
比如在做《极限青春》的调研时,我们问一些普通大学生受众,看看他们提到滑板会想到哪个艺人,得到的回答多数是一些平时运动、潮流标签比较浓的偶像,比如陈伟霆、Angelababy。而我们问滑板圈内人时,好几位大神都提到了程潇。他们平时也会关注男团、女团,觉得她可爱漂亮又青春。
在《极限青春》节目,薛晗向程潇提出前期邀约。
我觉得艺统是一个“一眼就可以望到天花板,但这个天花板可能无限高”的职业。做艺统并不要求具备哪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但反而又要求行行都懂、各方面能力都具备。
艺统面临的人多,需要把各方面的诉求都协调到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让大家都开开心心地把节目录了。不仅需要非常高的情商,还需要非常精准的表达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炼的话,把各方的需求表达、协调到位。
之前一档综艺节目里,艺人导师因品牌代言等因素不能和冠名客户的产品同框。我们就把观众投票的手牌换成印有广告客户logo的大手掌,给导师们的椅子上也各放了一个。观众现场投票时,导师就不自觉地拿起手牌鼓舞观众给自己的队员投票,既满足了广告客户的要求,又化解了艺人代言竞品的问题。
以前这行信息比较闭塞,同行之间更多就是比拼谁手头有艺人更直接的联系方式,还有些所谓的“二手经纪人”可以从中间去赚取一些差价。但现在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化,联系艺人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不再是艺统之间比拼的优势。
02
对于别人来说,看综艺节目是工作之后的消遣,但对于艺统来说,综艺是工作,艺人是工作上的同事,下班之后,我绝对不再触碰和综艺有关的任何事。
其实艺统在现场已经看了“最完整的综艺”,从制片到后期剪辑,也许还得看无数遍。所以只要下班了,我绝对不碰和“综艺”两个字有关的事,就更别提去看艺人了,因为一看就不自觉又回到工作状态。
李易峰拍摄节目中插广告。他通过综艺拥有了“篮球”的标签。
我记得特别清楚,去年我从长沙赶着最后一班飞机出差回家,落地时是凌晨1点多。那一阵子正好在忙某顶流艺人的合作,准确的说,那天刚跟他打完交道,甚至还刚跟他本人因为宣传片的拍摄风格吵完架——他想加一些酷炫的后期特效,而我坚持整体风格要简单聚焦。我昏昏沉沉下飞机去拿行李,一抬头就看见机场的电子广告牌贴着的是他的节目宣传海报,当时就一个激灵。
我在和艺人合作的过程中吵了不少架。事实上很多艺人天天听到的可能都是粉丝的欢呼与簇拥,“你好帅”“你好厉害”“你歌好好听”,身边围绕的助理、家人都也都不太会当着TA的面提一些很负面的问题。
我们艺统其实一般不会和艺人走的太近,甚至会刻意的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样工作起来有什么说什么,不会受约束和影响,如果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的话,你想还会像这样吗?
可能90%的艺人,我都不会主动去跟他成为私下的朋友,绝对不会。
合作过的一个顶流艺人是个大直男,属于‘有事你就直接说’的类型,我们曾经因为工作理念不同还相互拉黑过。
03
现在的艺人,无论是一线顶流还是刚出道的新人,我觉得他们共同的一个变化的特点,就是越来越追求个人的标签化,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私人定制化。
2016年前后,流量经济蓬勃发展,人设、标签,开始引申为明星的包装、营销方向。依照观众口味还有市场需求,对艺人进行定位与包装,是艺统的基本功。
一提“说唱”大家应该能够想到的人是吴亦凡,说到“街舞”就想到张艺兴、王一博,这都是他们的标签。在综艺内容的选择上和广告客户的合作上,艺人们都非常注重怎么样把自己的标签更好地放大,加深人设给观众的印象。品牌、广告客户也希望艺人会有更多个性标签。
我们经常看到微博上的明星广告代言的热搜话题,一般设置得都很标签化。比如张艺兴接的纯净水广告就关联了第四张专辑主题“莲”,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涵义和产品契合。这个标签其实算是饭圈给的,他把这个标签塑造了起来。
薛晗曾经合作过张艺兴
提高曝光率和热度,已经成为艺人不可或缺的业务能力。也有很多艺人,特别是演员会害怕频繁露脸而失去辨识度,观众会很容易说“看到脸就出戏”、“一开口就想笑”……
所以如果艺人参加某一档综艺前,还没有树立过特别鲜明的人设和标签,这时艺人经纪团队、综艺节目的出品方、眼光独到的艺统将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比如话剧演员出身的宋轶,我觉得她“演技派”的形象可以通过综艺的方式再加深,就推荐她去《我就是演员》,通过节目把“演技”的标签再放大。
宋轶在《我就是演员》节目
景甜是我合作最紧密的女艺人之一,也是为数不多成为朋友的艺人。她是非常nice的女孩,对人特别亲切和善,在整个团队里,她才更像那个真正照顾人的大家长。她的腰因为拍戏受伤,一直不太好,一起出门时经常带着很多保暖养生的东西。我第一次见到充电能发热的秋裤就是在她那看到的,当时特别惊奇。
薛晗的工作现场
景甜一直以来给大众的印象是“完美女神”,其实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一个有特点的人才会被大众记住。我们查阅了景甜很多的资料,仔细研究她的热搜话题,观察到大家对景甜有几个熟知的点:素颜洗脸,在会谈上因为感冒在演讲时擤了鼻涕。这种接地气的小趣事反而让大家对她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为景甜做了一系列可以流露真实性格的发展策划。正好直播、短视频的兴起,给了艺人们很多可以打造“接地气”标签的机会。
景甜长得美,皮肤又好,今年播出的《司藤》里复古的造型还被称作“人间富贵花”。我们给她定位是只做美妆护肤品的带货直播,因为她的形象会让消费者觉得有说服力。在去年,景甜就做了几十场直播。
我们鼓励景甜主动把自己的真实的一面打开。她在直播时就讲了割双眼皮的事,调侃自己像“悲伤蛙”是因为线埋失误了,提醒大家不要乱做。她的接地气非常博得大家的好感。
我自己创业时接触到不少想入行的新人,我发现他们越来越追求个性,不会刻意地磨平自己的棱角。从他们身上我也更加理解为什么现在的艺人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标签化,这其实都是社会大众的缩影。
04
可能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都有点‘人格分裂’的特征。
私下认识我的人应该会完全想不到我是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都有点‘人格分裂’的特征,可能分裂两面,还可能分裂成多面。说直白点,真的是有点“见人说人话”。
薛晗在《这就是灌篮》现场
我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上B站开着弹幕看《百家讲坛》,或者写毛笔字。不工作时,每天会给自己空出三个小时,一个小时看看最近热播的综艺,了解新的节目模式;一个小时联系客户,维系关系;一个小时用来学习语言,好和艺人交流。
尤其跟有一阵子跟韩国团队对打交道比较多,他们讲韩语,我又听不懂,像傻子一样站在那,所以我现在就想赶紧把它学会。
薛晗写的书法
我在招新面试时常常问艺统新人的职业规划,而反观自己,我对这个行业仍有许多不确定。
以前电视台的节目是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一天24小时,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综艺节目播放量起点,大家会不自觉地相互监督。
但是现在互联网不是了,观众想要看什么内容都可以直接点击选择。大家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但是反而能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窄,更多的都是在关心自己想要的。
爆款综艺也越来越少,以后内容会越来越垂直。我个人认为,很难再有像《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这种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全民皆看的综艺。像灌篮、拳击等节目,虽然我做着这些节目的艺统,但这类节目出圈的难度是很大的。
这些年直播、抖音短视频冒出来了,所有的平台、行业都在探讨有哪些可以玩的新花样。我们通过各方资源可以玩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能够给艺人展现或者去规划的方式和渠道也越来越多。我希望我每年做的事是比较与众不同的,不一定非得合作特别顶流的艺人。
*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