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艺术酿进酒里?中国茅奖、鲁奖诗人相聚郎酒庄园共同“解题”!
“把诗意和美好酿进酒里”,这是汪俊林和50位作家、诗人在端午节前夕共同探讨的一道新时代话题。自古以来,名家名篇都和美酒佳酿交织共融。世人所熟知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经典名句无不道出其中之关系。
6月13日,作为“青春诗会”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诗意和美好酿进酒里”主题茶话会在郎酒庄园举行。赤水河左岸的四川省二郎镇,气候温润,时值端午,温度攀升,正是端午制曲的好时机。选在此时同欧阳江河、唐晓渡、刘向东、徐则臣、荣荣等中国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与著名作家、诗人雅集于此,就诗歌与酿酒的融合之道、郎酒如何与艺术进行更为深刻的交融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寓意非凡。
围绕“郎”做深度文章 传递东方酒神精神
茶话会现场,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围绕郎酒品质、工艺、未来发展,作了简要分享。谈及诗歌与酒,汪俊林表示:“在工艺上,郎酒也一直坚持着传统工艺,不断完善,提升酒质。这一次的端午制曲活动,就是在顺应天时……中国白酒既是商品,也是一种精神食粮。几千年酒文化和诗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诗歌,是酿不好酒的。”因此,关于如何将美好和诗意酿进酒里这个话题,一直是郎酒追寻的命题。
作家、诗人们在茶话会上先后表示,在参观郎酒庄园后,真切的感受了“中国白酒第一酒庄”的实力与魅力。同时,大家对郎酒的品质、郎酒庄园的服务、设施,给予高度肯定。在他们看来,这样极具艺术体现的郎酒及庄园应该被更多人知晓、热爱。
中国书籍出版社社长王平提出,“郎酒的企业理念非常先进,且工艺精湛,郎酒的传播很广泛,但如果从精神的开掘来讲,可以做的东西还有很多,有着很大的空间。”
这一点,与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著名诗人沈苇老师达成共识。在他看来,郎酒“天地仁和”的表达,把郎酒的品质文化很好的诠释了出来,这一点非常好,但还可以更好。对此,他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围绕“郎”做文章,深入做好“郎文化”、“郎品牌”;二是把酒讲成神话,深入挖掘东方酒神历史,提高白酒的站位,让中国白酒有深层次的内涵表达。
同样的,著名诗人王自亮以赤水河红色史诗、白酒史诗、生态环境绿色史诗“三个史诗”介入,表达了郎酒与艺术、文化的深度融合方式。他认为,从郎酒文化建构来讲,这“三个史诗”是一个总纲。在总纲的指引下,郎酒亟需找到一个精神象征。这个象征可以是代言,但无需影星来完成,而是要找到一个古老的、飘逸高远的形象,去代表郎酒的这种精神内核。
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的馈赠。会场,有作家用“未来考古学”借喻郎酒人对酿出好酱酒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拿青花郎来说,从端午制曲开始计算,要历经八年才会上市销售。正如汪俊林所言,“时间是最好的酿酒师”,品质怎样,用精湛的酿制工艺和时间的淬炼,未来的品酒者自然会从中寻找到答案。
酒是一种艺术 与诗意的融合可以更加多元化
艺术是什么?在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荣荣看来,艺术就是与众不同的。她笑谈,当前,郎酒的品质用“有生命的酒”来形容还不够表达,用“有灵气的酒”来形容应当更为适合。在诗歌与酒的融合之上,荣荣的关注点广泛而又深刻,她认为,“艺术和酒相通的,都有滋味悠长的感觉,既然是品酒,应该让大家体验到,可以听的郎酒、可以看的郎酒,真正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荣荣的建议,引发现场诗人、作家高度认可。对此,著名诗人、评论家雨田老师也提到,“酒与诗歌、书法的联系非常紧密,搞一个诗歌墙或者一个诗歌馆,这在全国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一些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用生肖设计成酒瓶等,更是能达到文化与广告的结合。设计一个好看的酒瓶子,循环利用,其实也是给郎酒自己做广告。”
植根出版社几十年,著名作家、出版家、原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金平有感而发,谈到“诗人写诗,追求的是诗比人长久;作为酒厂来说,希望酒比人长久,存的更久价值更高;而对于出版社来说,追求的是书比人长久。”因此,金平老师认为,郎酒发布《郎酒品质主义》《郎酒庄园诗钞》两本新书,已经是走在其他酒厂前面了。在未来,郎酒还可以尝试把诗歌作为书签融入包装,让每一个爱酒爱诗之人,来一场关于味觉和精神的双重体验。
《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同样认为,“跟诗结缘、跟传统文化结缘、与传统的中国人结缘以及酒与书法的关系,目前是相对较少的。酒如果能够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肯定更得人心。”
智慧的交织、思想的激荡,在三个小时的座谈中,诗人、作家们用率真和风趣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与此同时,汪俊林董事长在全程听取了与会人员的发言之后,向大家表示,未来还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扩大郎酒智囊团,为郎酒品牌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