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和他的贝壳,改变了什么?

“尽量去说做到的事情,不要去说想做的事情,因为说多了以后,组织会产生一种错觉,就好像你已经做了。”

“我们不喜欢说‘亲自’。某总‘亲自’做,某领导‘亲’临现场……这种句式的潜台词是领导付出了额外的努力,其实大多‘亲自’做的事都是早该做且一直没做的事。”

“我们做一个十年才能收回成本的生意,应该骂的人会少一点。这都是难做的事,如果我们不做,更没人做。”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10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上海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左晖。 (IC photo/图)

2013年9月初,左晖知道自己生了病,肺癌。几个月后,挚友陶红兵曾问他,“如果出现意外,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左晖想了半晌,“我没想链家的事,将来它会怎样,是团队的造化。他们愿意按这个方向把它做好,那最好,如果不愿意,我也改变不了。我的家人也不会参与公司运营。我唯一想能不能争取三年时间。最小的孩子三岁,孩子六岁以后才能记住父母的样子。他们能记住我,是我唯一的愿望。”

命运又给了左晖八年时间。在这八年里,他完成了链家的全国并购,搭建贝壳找房平台,并完成上市。2021年5月20日,在他去世当天,贝壳找房(BEKE.NASDAQ)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约合3800亿人民币。

从前,房地产圈里有鄙视链,从上到下是开发商、建材供应商、中介。但左晖带领中介们拼杀了二十年,逆袭成功,贝壳找房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个开发商。

贝壳、自如、愿景的高管与左晖开会,左晖从不坐中间。左二为陶红兵、左四为彭永东、右一为左晖、右二为熊林。 (受访者供图/图)

人人都叫他“老左”

作为贝壳找房的创始人、董事长,年仅50岁的左晖去世后,他的最后一条微博下,涌入了上万条评论。

不少人骂他,也有很多人发着流泪的表情包,写“左总,想你了”。前者,往往是买房者或买不起房的都市人,后者则是房产经纪人。

左晖很少接受采访,也没留下什么书,比较成体系的只有一本李翔采访录《详谈左晖》。在文中,左晖说,他很早就发现贝壳的客户是两类人:一类是房屋的买卖者,另一类是经纪人,后者更重要。

在他去世后,经纪人、地产圈、企业家们对他是众口一词的好评。

南方周末记者先后联系了23位贝壳的员工或高管,他们几乎都拒绝了采访。一位高管说,“我们现在内部同事间的默契是,避而不谈,还望理解。”贝壳的公关部门也婉拒了采访,不希望舆论“消费左晖”。

偶有基层经纪人回复,“左总是真英雄,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行业、改变整个行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经纪人的判断标准很简单,有人说,老左的好,在于给每个来公司的小白八千工资,还能带薪休假;有人说,老左低调又骄傲,贝壳上市时,对投资人态度淡然,对员工则表现出兴奋,从来都很亲和。

即便是他商场上的竞争对手,也普遍拒绝了采访,“说什么都不太合适”。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曾任我爱我家副总裁,他在朋友圈悼念,虽然过往二十年都是竞争对手,“仍对老左的离开深感悲痛和惋惜,对老左过往20年推动行业进步的贡献深表敬意”。

他写道,“贝壳上市后最高市值触达900亿美元,超过任何一个中国开发商的市值。本来这一天也许会晚5年到8年到来,但是老左用他的生命让这个时间提前了。”

“今天想来,如果2015年老左不复出,把公司卖掉,退出江湖,钱足够了,也许活到七八十岁都不是问题,但是他选择了用生命为代价去实现他的理想,由此可能付出的代价就是今天的离去。我觉得他完全权衡过,也做出了选择。”

左晖与贝壳、自如、愿景的高管聚餐。右一为左晖。 (受访者供图/图)

“我们不喜欢说‘亲自’”

左晖的微博只更新了三年,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8月,停止于患病前后。但三年里更新频繁,几乎每天都发。

他的每条微博大概都只有不到十条评论,基本都来自链家员工。微博就像是老板和员工的留言板。

2010年,左晖详细地写了一年工作总结:1.踢了不到20场球,进球2个;2.休假10天,也要敦促高管休假;3.参加公司内部会议超过400场,时长超过1000小时,“成果却是寥寥,效率不高也!”工作效率自我打分3.5分;4.参加公司总裁面对面、内部腐败、去店面、与经纪人直接沟通、参加内部规模培训都少于10次,“太差了!”……

他习惯在微博上点名员工:某某每年有多达四万分钟的通话记录;某某帮同事耐心处理了不是自己的单子;某某过去两年是述职中的“钉子户”,被批评最多,今年进步很大;某某的“晨读”越写越好,因为说的事情越来越小。

左晖重实干。在《详谈左晖》中,他说总在内部强调,“尽量去说做到的事情,不要去说想做的事情,因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小叫兽
回复

小叫兽

2022-01-07

改变了一个行业~

释然的土豆
回复

释然的土豆

2021-06-13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说这话的就是最大的中间商

长衫赵子龙
回复

长衫赵子龙

2021-06-13

是个成功的商人,人已离世,其他不做过多评价。

13829743241
回复

13829743241

2021-06-12

的确很牛很牛的人…但是链家中介费贵还能拉到房源更多的是靠中介跟业主来报一个更高的成交价。业主因为链家能卖出更高价格而愿意支付更多佣金,从而把房子交给链家这是一个根本原因吧。其次的确链家的中介素质普遍高一些,贝壳的体验更好一些,对中介的管理也更严格一些,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这个行业。但是终究要靠不断上涨的房价来抵消进步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链家和贝壳到底是善是恶就见仁见智了。自如…就不谈了吧。

180****0506
回复

180****0506

2021-06-11

满足了市场需求,做出了贡献

小胡
回复

小胡

2021-06-11

评论得好

李从胜-15817233108

2021-06-10

都是命运

小胡
回复

小胡

2021-06-11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卡尔马克思)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06-11

分割公司,就等同于分化行业。左辉旗下的四大公司,当前首要做的就是完善中介费率,它关系到中介从业者的收益,行业的利益,以及公司的营收情况。而冷辉对于四家公司的定位,恰恰覆盖房地产中介行业四个主要方面。所以,应当由四家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中介费率进行报价,每季度至少报价一次。然后由总公司代表行业协会进行统筹,核算费率。然后四家公司统一执行,实现低省高付的模式。让行业资源,特别是中介人力资源在四家公司以追求高收益为目的,进行流动。这样,会激发行业内的潜力,提高服务意识,引导消费者有选择地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左辉是个好人,所以我们都希望他的事业能够走下去。

皮皮虾
回复

皮皮虾

2021-06-10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鲜明特点莫过于能从容面对社会某些舆论而依然以改变社会为己任,致敬这样的时代英雄。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06-10

可以这样说,行业终究比公司大,比公司构成复杂。反正左辉已经耗尽它的一生。我们实在不知道,还有几个左辉能够维系下去。“大一统”的局面可能只是假想,更多的是房产中介这些不稳定的行业可以因为联合获得稳固的收入,但是消费者不会为此买单。即便强调服务第一位,但是现实是服务永远让位于利益。因为它始终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家公司。

弘扬
回复

弘扬

2021-06-10

这种方式被称为“资源归纳”,因为存在资源转化的可能,才可以形成资源的“巨无霸”。所以,论述贝壳的市值,只有统计意义,并没有实际价值。所以,说超过头部房地产公司,言过其实。 可以说,左辉走的是规范行业然后形成公司的道路。是因为,链家的扩张,更多是采用“加盟”的形成。是让其它房产经纪人先到盘子里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其揉捏。但是,必然会带来公司对门店执行力差,控制力降低的后果。所以,左辉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规范和指导上。但是远远达不到行业自律的要求的程度。甚至由于变相垄断,有店大欺客的问题。所以,租房者对服务很不满意。所以,左辉成为极度代表从业者利益,而缺乏租房者满意,妄图以一己之力领导行业,却精枯力竭的人。 之所以,高管严格持有股票,是因为意识到缺乏这样的统筹者,行业会崩盘,公司会倒闭。所以要极力稳固行业与公司。

哨子
回复

哨子

2021-06-10

对于如何评价一个人?突然之间,真的不会了……

李从胜-15817233108
回复

李从胜-15817233108

2021-06-10

都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