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将我们的历史归还回来吧!” 新冠疫情加剧中东文物流失

“一些文物重见天日之时,往往也是它的生命终结之日。或许,它们永远地埋在地下更安全。可是,如果挖掘文物的盗贼捷足先登呢?”

多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和拍卖行一直强调,“在市场中的合法流通”是保护文物的最好方法,并以“公共收藏”为由拒绝将文物归还原属国。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2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于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5年2月,“伊斯兰国”极端分子摧毁了位于伊拉克尼姆鲁德的亚述王国宫殿和陵墓。图为文物工作者调查和修复文物古迹。 (新华社/图)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许多人禁足居家,却让文物破坏与走私活动更加猖獗。

当前,文物走私交易已成为仅次于毒品、军火的“全球第三大非法交易”。一家专门追踪和监测文物黑市的研究机构“ATHAR小组”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非法文物贩卖活动激增,大部分交易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进行,多数文物来自中东地区。

恶性循环

“一些外国人觊觎我们的文化遗产,还有更多外国人更愿意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斜靠在满是弹痕的门框上,72岁的哈希姆·阿巴斯德(Hashim Abbasside)说。

哈希姆是巴格达老城区有名的银匠和银器商人,只要看一眼样品或图片,就能打制出高仿品。银器生意越来越难做,他的长子改行销售地毯、服装和电器,他与幼子则开始贩卖古董。

哈希姆老人所在的艾尔·萨法费尔大巴扎建于阿巴斯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哈希姆一家居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纪初,原本将一楼当做店铺,二楼居住,战争破坏以及年久失修已经让这座房子有随时倒塌的危险。

“或许,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宅倒塌。”哈希姆说。巴格达老城古迹保护已陷入新的悖论: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不允许居住者私自翻新古建筑。但是,当地政府又拿不出资金来保护这些古建筑。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油价暴跌,而伊拉克接近9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禁足令、封城令也对刚刚从战乱中复苏的旅游业雪上加霜。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还占据了大部分财政和人力资源,导致文物劫掠、走私现象更加猖獗。

伊拉克地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它历经英美联军入侵、反恐战争、“伊斯兰国”(ISIS)等的摧残,珍贵文物与历史遗址连年遭到破坏和掠夺,从战火中得以幸存的多处遗迹仍处于危险之中。

2020年5月4日,笔者在巴格达西南方向埃因塔姆拉市(Ain Tamr)看到,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阿奇塞(AlAqiser)大教堂只剩下残垣断壁,一些残破的砖块被掩埋在黄沙之中。

在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统治后期,阿奇塞大教堂周边地区已沦为军事靶场。伊拉克考古专家扎赫德·穆罕默德(Zahd Muhammad)将阿奇塞大教堂的败落归咎于“气候变化”。

中东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据伊拉克国家荒漠化防治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大约90%的国土面积正受到荒漠化威胁,45%的农田面临干旱和荒漠化风险,疾驰的沙漠化也开启了历史遗迹的倒计时。

但是,不少伊拉克人寄希望于历史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