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背后的消费洗牌

文昌的“航天+”旅游,是近几年文旅消费变化的一个缩影。对免税经济的热衷背后,是各大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消费。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莫闻

海口市日月广场免税店,顾客正在打折专区前询价。 (戴春晨/图)

过去半个月,海南岛十分火热。

五一前夕,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在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见证下,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将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五一假期,众多游客涌入海南,五天内在离岛免税店消费近10亿元,平均每人次购物额超8000元;小长假结束后,3万多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来到海口,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

这些事例看似没有关联,但隐藏着中国消费的变化。

随着居民收入提升,旅游、文娱、医疗和教育等服务型消费正全面快速增长;城市积极提振消费,免税经济与首店经济备受青睐;消博会上,国内外展商寻找市场机会,共同推动国内企业“出口转内销”。

从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再到贸易大省的国内市场机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振消费的种种行动,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追火箭的人

2021年4月29日,大批游客站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酒店天台、航天大道和沙滩上,仰起脖子举起手机,见证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95后摄影师Tea-tia就是其中一员。她本是一名星空摄影师,因为疫情走上了航天摄影之路。自2020年以来,这已是她第五次来到文昌。

发射前一天,Tea-tia和团队成员一起,用近4小时从北京飞到海口,再开车1小时抵达下榻酒店。

第二天一早,扛着器材上酒店天台占好拍摄位,Tea-tia就开始了紧张的等待。“没人知道火箭发射的具体时间,所以基本上要一直等着,关注火箭动态,全程比较紧张。”Tea-tia说。

等待过程中,火箭静静地立在发射台上,摄影师们根据现场光线调整镜头参数。

11时23分,火箭点火,大地震动,人群中尖叫声、呼喊声响起。白色的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升上天空,几秒钟后,就没入厚厚的云层。

一次来回奔波五千多公里,花费3000-5000元不等,只为观看几秒钟的火箭发射,值得吗?

只有去过现场的人才知道,值得。

“我第一次看火箭发射是‘天问一号’的时候,非常震撼。当时天气很好,我全程都在喊,手也是抖的。”Tea-tia回忆。

第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