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如何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
5月8日,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此次论坛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海南省商务厅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承办,vivo提供特别支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解读“如何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深度解析经济热点,展望新消费的创新方向。
张明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14亿人的优势,锻造我们的消费引擎。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荣幸参加论坛,我用20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如何实现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
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什么会出现、如何构建,扩大消费升级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二个问题,当前形势下中国如何有效扩大消费,实现消费升级。
去年党中央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家都知道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基本格局。双循环格局起源于19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当时是以外促内,以国际大循环带动国内发展。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两个外部环境的转变使得国际大循环战略必须调整。第一个转变,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国际贸易摩擦纷至沓来,外部需求变得不稳定;第二个转变,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的GDP总量是美国的70%左右。
随着自己的强大,由外需来带动中国的发展有点力不从心,所以双循环格局既是外部环境的调整,也是内部环境的改变。
如何系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呢?首先有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消费扩大、消费升级;第二大支柱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第三大支柱是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
在贸易、金融、开放和机制四个维度上,海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实现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首先,要实现消费升级,关键在供给。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对传统制造的消费相对比较饱和,消费升级有两个抓手,第一个抓手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广范围的消费选择;第二个抓手是满足高质量服务的需求,当前我国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
从需求层面来讲,要实现消费扩大、消费升级,持续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速和收入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增幅和收入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我下面从六个方面进行梳理。
第一个方面,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数据可以看到,家庭部门占比从80年代的70%降低到90年代的60%,最近几年在提升,最明显的是2010年。发达国家初次分配中家庭部门占比在70%以上,这说明居民应该在初次分配中拿多一些,政府少一些。
第二个方面,加大居民内部的收入再分配力度,实现全体居民的共同富裕。大家还记得去年两会期间,克强总理提到,中国有6亿人月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千块,这是2018年中国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低收入群体的比重还是很高的。像河北、山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目前低收入群体占比还在50%左右。所以,中国不能只看沿海,还需要看内陆,不能只看南边,还需要看西北,如果这么庞大的群体收入水平得不到改善,从全国层面来看,消费升级就是一句空话。
从各国后40%的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看,从改革开放一直到2016年,中国后40%人口的收入占比从30%降到15%,这说明底层老百姓虽然人均收入在上升,但是占比下降,情况不太乐观。
中国消费两极化非常突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的占比从2016年后上升非常快,现在超过了10%,从增速来看占比更高。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贫富差距已经很大了,要实现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要想办法纠正贫富差距,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增速与收入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在农村,因此要着力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另外还要考虑到民营企业对中国的重要性,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房住不炒的政策注定长期化、政策化,2015年以后房地产畸形的发展已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抑制作用,从2010年以后中国居民杠杆率上升非常快,随着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居民消费增速开始持续下行。要实现消费扩大、消费升级,房地产调控一定会持续进行,方式可能会有变化,但是方向会保持。
现在中国老百姓储蓄率还是挺高的,国民储蓄距离顶峰期有所下降,随着老龄化加速,储蓄率可能会往下走,2010年恰好是中国的拐点。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医疗、社保领域的改革,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降低老百姓的预防性储蓄。
做个总结,从需求层面来讲,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需要加大初次分配、再分配力度,提高农村收入,确保民营企业的成长空间,房住不炒,加大公共领域的改革等。
未来5—10年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区域一体化,这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14亿人的优势,锻造我们的消费引擎。
我们即将出版的《五大增长极》中提出,未来5—10年随着要素自由流动,有五个区域的发展会非常快。
第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科技和金融是两大支柱,粤港澳大湾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硅谷。第二个是长三角。长三角有两个优势,长三角内部区域发展一体化程度最高,而且区域发展最平衡。第三个区域是京津冀。如果未来雄安能崛起,京津冀地区能形成一个三角形。第四个区域是郑州、合肥、武汉形成的三角。它们是中国其他四个区域的中间区域,天然形成国内生产网络的中间环节。最后一个区域是重庆、成都、西安形成的三角,人力资本成本比较低,可以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扩散过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发展是非常广阔的。
但是如果未来这五个区域发展很快,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会更加大。这些地区基本位于东部,我们将面临一个抉择,究竟是促进各地均衡发展,还是放开要素自由流动来加快这五个区域的发展。
未来十年,消费引擎将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要实现消费升级、消费扩大绝非易事,很多发达国家消费扩大是靠举债,居民收入水平超过了劳动生产的增速,这是很难持续的。
对中国来讲,“十四五”规划至关重要,需要让居民收入增速跟GDP增速同步,促进未来十年中国消费崛起,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