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发展研究成果发布活动是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的年度智库活动,旨在链接政府、学界、企业等多方力量,搭建开放、公共高规格的对话和传播平台,探讨消费发展新趋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等前沿议题,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为消费发展持续赋能。
2025活动
2024活动
2023活动
热点关注
-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讨会暨南方周末城市论坛圆满落幕
-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关键 是打造系列国际性消费目的地
-
这届年轻人为何不爱信用卡了?
据央行数据,信用卡全行业发卡量季度环比增速从2017年四季度的6.51%,一路下跌到2020年四季度的0.63%。 相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信用卡的可接触度、可获取度和便捷度,在年轻人面前都不具备优势。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
“买买买”背后的消费洗牌
文昌的“航天+”旅游,是近几年文旅消费变化的一个缩影。对免税经济的热衷背后,是各大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消费。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
海南:理想岛的诞生
“我们不是要再造一个GDP强省,而是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的试验田。” “海南所需的制造业,不是传统制造业,而是和发展服务型经济相适应、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制造业。”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大咖访谈
-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稳市场主体、稳就业,进而稳消费”
以促量为主的消费促进政策,恐怕效果会比较有限。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加成渝这四个城市群的整体消费在全国消费中的比重超过50%,带动作用特别突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满足中高端消费,县城为核心的县域消费是更加贴近生活的、接地气的消费。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 -
陆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只是商贸、商圈和免税
消费中心拉动城市群增长。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消费结构升级将产生一批新一线城市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为45.9%,估计到2025年这一比重将达到50%或者接近52%。 过去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消费中心。 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有可能推动成都等城市成为中国的新型一线城市。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13日《南方周末》)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以消费为牵引,海南要做双循环衔接点
海南不是要再建GDP强省,而是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的试验田。 促进消费应该以国际化为主,以法治化为关键和准绳,以市场化为操作标准。 要想做好整体消费,需要的不是单项冠军,需要的是在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小吃、特色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全能冠军。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