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 何以对 “萧条”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三国志·魏书·邴原传》裴注云:“(孔)融有所爱一人,常盛嗟叹之。后恚望,欲杀之。朝吏皆请。”据知“望”与“恚”义同,即怨、恨之意。杜诗“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之二),当作此解。“怅望”不是看,而是恨,怅、望二字义同。注者多以为“怅然而望”,而《汉语大词典》“怅望”条谓“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并举杜诗此句为例。并误矣。“萧条”是连绵词,可看作并列结构,但“怅望”若解作“怅然而望”,那就是偏正结构,不能形成对仗。
“百家注苏,千家注杜”,不知注家有没有提到此问题?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怅望”下注:“谢朓诗‘寒烟怅望心’。”又云:“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世。望而洒泪,恨不同时也。二句乃流对。”(《杜诗详注》卷十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1501页)据其“望而洒泪”语,知解“望”作看;既解“望”作看,则“怅望”自不能对“萧条”,故云“二句乃流对”,即流水对。
这一联是工对,不是流水对。仇注于此全误。而仇注之误,又不止于此。其云“谢朓诗‘寒烟怅望心’”,亦大误。考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云:“……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怅望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