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矛头为何总指向政府

体制性的问题不从体制上解决,而只随机解决零星个案,那么每一次个案的成功,都非但不能触动体制上的积弊,反而可能起到示范作用,鼓励更多的出租车司机挺身而出。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随着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新思维也在悄然破土。两个多月前本报即已呼吁,需要最大限度地突破惯性思维和惯性模式,创造群体性事件软着陆的有效机制。从成渝两地乡村教师停课事件,到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形形色色的群体性事件大体上都得到妥善解决。以更从容、更平和、更人性的态度应对群体性事件,这正成为惯例,而为国内外舆论所称道。

进步是明显的。但客观总结,仍非尽善尽美。

最大的遗憾,是群体性事件软着陆尚停留在个案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反应,更多的是一种临时措施,一种个性化施政,而没有提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执政理念,更没有促成制度创新。因此,个案的理性解决,并没有导致制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3-06-15

离心离德

回复

2009-11-07

民间力量与政府分权制衡是有待讨论的,如何防止民间力量演变为利益集团,如何协调各民间力量的利益,如何保证民间力量与政府分权制衡后施政效率等等都是问题。政治改革是必须的,不过政治改革确需慎之又慎,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回复

2009-07-30

小问题不处理总会积累成大问题的 矛盾的演变再终结果是“战争” 局部、大局孰重 孰轻......

回复

2009-07-02

亲爱的政府,您干脆把我们都枪毙了得了,活着多累啊。要不你就把我给毙了得了,别让我死的太痛苦,最好用步枪打我的头,求求你了。政府!!

回复

2009-06-23

任何一个群体性案件的起因都是因为政府行为和个人行为发生冲突导致的

回复

2009-06-23

什么民主,什么自由,蛤蟆总书记一个three representatives通通都代表了!

回复

2009-06-23

南方周末已经没了血性的文章.也许也有难言之隐.难道培训过了.

回复

2009-06-22

我只想唱国歌!

回复

2009-06-22

中国都是半聋半瞎状态!

回复

2009-06-22

正如自己视为经典的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长期无视人民呼声,压抑群众的意见,并放任问题的发展恶化,关键时候站在人民对立面,时不时玩个官商勾结。。。。。。 人在做,天在看,,说句不好听的,再不解决,真到水能覆舟的时候了!

回复

2009-06-22

1.本来是出租车司机和公司老板的矛盾,为什么司机却把矛头指向政府? 2.发生这么多群体性事件,却没有看到应该代表工人利益与老板谈判的工会,工会的作用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呢? 3.没有见到工会出面,司机却又一致行动,应该还是有组织的。有组织而却不能公开活动,这应该是体制的缺陷。

yifan0474
回复

yifan0474

2009-06-22

哈哈,,我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最近有好几小绰的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哈。。

yifan0474
回复

yifan0474

2009-06-22

哈哈,,我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最近有好几小绰的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哈。。

回复

2009-06-22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回复

2009-06-22

改革到了特殊的时间点,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解决温饱,希望更进一步的改革可以来得更快,更猛烈。就像有一个1979年

回复

2009-06-22

是个人都知道,在中国我们都是半聋半瞎状态!

回复

2009-02-26

我不知道什么是三个代表也根本不想知道,因为我想老百姓的理解绝对是和“代表”们的不一样。

回复

2009-02-26

要有韩国的精神,不是言论,集会自由不? 我们要争取我们的权益。

回复

2009-02-26

也许快到尽头啦!大多回过农村老家的人都知道,现在农村不满足的声音太普遍啦!

回复

2009-01-15

不要动不动就用"少数不法分子煽动的",来欺骗人民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