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箭在弦上

“第一支柱要慢慢回归‘保基本’,不要期望它能有很高的待遇。”

要形成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产品是否吸引用户,取决于产品是否能直接带来收益、是否便利。

责任编辑:张玥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做大,国际上倾向依赖财政补贴和税收激励。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2021年2月26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第三个层次还是短板,但已形成了初步的构建思路,“总的考虑是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提出要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支柱”。游钧介绍,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制度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已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

养老金的“三个支柱”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由国家强制设立的;第二支柱是雇主设立的;第三支柱则是个人或家庭购买的。

实际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曾于2018年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区三地开展,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此次人社部提到,新制度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区别在于,税收优惠的对象并非某项具体产品,而是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金都可享受到税优政策,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何种产品。

“第一支柱”承压

2019年4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估算,国家养老资金累计结余将在2027年达到顶峰,并于2035年耗尽。

也就是说,养老金的“第一支柱”虽覆盖广泛,但难以承载全社会的高度依赖。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了他对2019年中美两国养老金体系资产分布的估算对比。

2019年,中国养老金体系累计总资产约为9.61万亿元,第一支柱6.29万亿元,占65.45%,后两支柱占比分别为18.73%和15.82%。美国积累的养老金总资产为35.1万亿美元,第一支柱占7.98%,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分别占54.13%、37.89%。

朱俊生认为,由于中国养老资产三支柱失衡,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压力过大,且退休人员的收入结构单一。

如果不发展第二、三支柱,能否通过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比例的方法继续做大第一支柱?

事实上,基于给企业减负的目的,2015年以来,人社部先后6次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职工社保总费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涵泳轩主
回复

涵泳轩主

2022-04-21

不能把消费者当作理性人。点睛之笔。

阳光
回复

阳光

2021-04-16

很难,既得利益集团不会同意的

张一鸣
回复

张一鸣

2021-04-15

为什么不谈工资的中位数而说平均工资呢?我们知道中位数要比平均数低很多,但有多少人的退休金在这之上,又有多少人在这之下?还有多少人在平均工资之上呢?哪怕没有交过一分钱养老金,广大退休人员现在领取的养老金也只是应得的一部分,他们工作时的剩余价值不都交给政府了?说什么下一代养上一代,不是在瞎扯吗?是不是今年不想增加养老金了?先埋个伏笔?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04-15

大国家,大有大的难处。养老金的第一支柱,是怎么的,大家都有共识;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大家都还不知道的话,也可以以为是被知道着的;那么,非均衡的态势之下,个人帐户的第三支柱吗?会不会又是住房公积金的被孪生呢,当然是。

张一鸣
回复

张一鸣

2021-04-15

先亮明养老金的全部账本再说吧。

150****1738
回复

150****1738

2021-04-15

未富先老,财政又是无序扩张,税源压力大。很不看好